第072章 抢银行也就这利润了

《大夏第一假太监》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竹社吴大哥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等直升机都离去后,林正瑛看看左右,才打着伞无语道,“导演,我们?”

  赵东淮早让场务助导等带走了摄像机,平静道,“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该做什么做什么,拍戏。”

  拍完航空取景,就是机场外取景了,机场外也不止一次景,第一次是蓝洁莹和何情乘坐飞机抵达,被张帼荣饰演的姑爷仔骗走。

  跟着是林正瑛飞过来找女儿,救女儿,在这一带找到阿荣,打斗,揍阿荣和他同伙,再追阿荣令阿荣跳天桥扑街被车撞死了。

  ………………

  一段时间后。

  飓风营救剧组拍戏顺利,两次正式拍摄就过了蓝洁莹和何情的戏,当林正瑛出场,在这里拍追逐张帼荣的戏时,才出了一点意外。

  阿荣从机场外一路奔跑,上天桥,阿瑛抢车追,阿荣跳桥,是先跳到下方一辆停着的货车,下车,再被另一辆车撞。

  替身一个连续下跳没跳好,从货车下跳时踩坏前挡风玻璃,还在落地时崴脚受伤,没法继续了,只能喊咔。

  那块玻璃也不算彻底踩坏,出现一点凹痕裂痕。

  车子什么的,都是从弯弯这里租赁的。

  暂时咔工了,租车公司的人上前淡定道,“一块挡风玻璃三千港币,记账吧。”

  这话刚落地,一个场务就走出来,低骂,“扑街,别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一个亲戚就是在弯弯开车玻璃店的,这挡风玻璃出店最多两千港币,按成本算。”

  租车公司的人不乐意了,“槽,出厂价分到我们桃园分销商,还是一千港币一块呢,你怎么不直接去厂家买一块?说三千就是三千。”

  “我们去玻璃店拿货,至少2000多港币一块!”

  “你们这么大剧组,还缺这一块玻璃钱?赔不起拍什么戏啊。”

  场务大怒,还想说什么,扛着手持摄像机的赵东淮才开口,“好了,按3000计算。”

  场务见状,也不多说了。

  租车公司的则是灿笑点头,“老板大气,祝你们开工顺利。”

  赵东淮没有再多说,走回去打算重来,替身崴脚受伤?换一个就是了,这年代港岛不缺龙虎武师。

  行走中,他脑海中又闪过一道灵光。

  汽车玻璃貌似也大有可为啊。

  他想起闽南省一位靠玻璃起家的富豪的故事,那位就是1983年承包了一座小玻璃厂,开始做的是内地“查水表”那种水表的玻璃,到了1985年才把产业转移向汽车玻璃。

  这里面好像有个不知真假的小故事,那位曹富豪坐车,被司机训斥别碰坏了玻璃,几千元呢,他本身是做玻璃的,惊诧怎么会这么贵。

  回去一查一研究,卧了个大槽。

  一块成本还不足200元人民币的汽车挡风玻璃,市场零售价能卖三四千元,这是1983年!

  别觉得1983年一块玻璃那么贵,没人买的起,可以说这年代内地开车的,私家车极少……也不是卖给私家车的。

  六七十年代卡车司机,80年代初的出租车司机,小车司机,一般人根本应聘不上这种工作。

  那个年代内地很多车都是进口的,包括走私车,而内地玻璃厂在生产工艺上,却很难制造汽车玻璃,就算制造,也远比不上国际标准,车玻璃几乎被岛国玻璃垄断。

  岛国货就是卖的那么贵,成本不足两百元人民币,能给你卖15至20倍,抢银行也就是这利润了,公车、走私车才是大客户。

  那位闽南省曹富豪,进口各种生产玻璃的国际器械,生产出第一块追国际标准的车玻璃,如前挡风玻璃,在定价2000人民币一块,供不应求。

  初期因为产能、公司铺货渠道之类限制,发财不算太快。

  毕竟一个乡镇企业起步,哪怕进口了外国生产线和生产工艺,想一下子铺货全国,也需要时间慢慢赚钱,慢慢扩大经营。

  但他的确做到了,成为华夏车玻璃大王,日后倾销欧美,哪怕是阿妹家,30美刀的一块玻璃,到了零售商那里能卖200多刀一块,这层层分销抽利太多,他跑去玩直销。

  后来还被阿妹、麻大拿起诉,花了一亿多,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反倾销案。

  赵东淮上次在阿妹买的那一批废纸,以及工业空气净化器卖掉转来的4000多万港币,已经到账了!

  那件事是飓风营救正式建组前做的,现在飓风营救都快杀青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ishu55.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