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二章

《清穿之固伦公主》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这个设定也太坑爹了吧!听说过穿福晋的,穿侧福晋的,哪怕是穿皇子庶福晋小妾的妹妹的呢,也没听说穿皇子亲妹妹的啊。一想到四爷是我哥这种神奇的设定,苏勒就觉得整个人生都不好了。原先的剧本是嫁给四阿哥,生个好儿子,当上皇太后,登上穿越巅峰;现在剧本变成了嫁到大戈壁,老公要跪地,儿子生不成,早死升天去。清朝的公主,就是一张桌子,上面摆满了杯具和餐具!

从苏勒前世阅读清穿文的经验来看,清朝的公主多数都是很惨的。首先要嫁到荒凉的蒙古,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能再回到北京。其次要跟老公分开住,公主住在公主府,老公住在额驸府。最后,多半因为草原的医疗条件和生活条件不好,公主们都极为短命。更有一些小说里,配角公主会因为政治斗争被老公欺负致死,简直阴暗极了。

苏勒的心情一度陷入低谷。这也不能怪她,任谁YY大半年,好几个月的时间都用在了畅想自己和心目中男神的美好未来,然后发现生活跟自己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自己不但不能突破封建教条的桎梏和男神四爷追求自己穿越的幸福人生,而且还要苦逼地远嫁过上一点儿都不女主的生活,也会感到十分沮丧的。

不过,苏勒小朋友很快地从脑洞太大造成的惨案中回复过来。生活总是要继续的,作为一个公主需要的技能肯定和佟佳氏庶女相去甚远。虽然都是庶女,可是地位天差地别。

公主用婚姻的不幸换来了地位上的提升:出嫁的时候妥妥一个和硕公主的封号,位比郡王,想想三十多才封王的四爷,瞬间觉得得到了莫大的安慰。

公主的核心技能是什么呢?苏勒搜刮了自己丰富的清穿文记忆,然后发现竟然没有看过穿公主的!唯一知道的清朝公主是紫薇格格,额,这个貌似跟现在这个清朝不是一个地方吧,吐槽什么的就免了吧。作为一个逻辑推理能力十分过关【大雾!】的理科生,苏勒开始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的人生。

首先,蒙语技能一定要满级。总不能让老公孩子跟着自己说汉语或者现在说不太利落的满语吧,语言不通婚姻幸福难道要纯靠字母戏保证么?

其次,boss的大腿一定要抱好:能决定自己嫁给谁,嫁得好不好的,肯定是康熙,然后应该是太后,自己的额娘估计很难说上什么话。康熙不太容易见到,苏勒一年多都没见到过一次,但是见到皇太后,貌似不是很难?当然前提条件还是要蒙语技能点点满,因为太后娘娘基本只会说蒙语。

最后,嗯,最后应该要了解一下自己奋斗的方向吧?但是苏勒小朋友的见识和经历,很难决定自己未来的定位应该是怎样,是某点流苏还是晋江流苏?这是个难题啊,要不苏到把西藏新疆并到大清来?或者往沙俄打几千里?这些看起来都不是很好完成的样子。蒙古铁骑要是还跟当年成吉思汗时期的能力匹敌,怎么可能被挤压到所剩无几的草场上,向大清俯首称臣呢。难道还要改进骑兵打仗的方式?貌似这不是一个王妃能做到的吧。

面对以往各种小说作品的穿越前辈,苏勒觉得自己鸭梨山大。果然成为玛丽苏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需要时时刻刻不懈地努力的!脚踏实地是要的,但是畅想YY也少不了,毕竟脑补是行动的发动机和催化剂。但苏勒的脑补在补到自己拿捏好老公不要娶小妾的时候就莫名的卡壳了,让她一个女读者去脑补男|频剧情什么的,要不要这么挑战极限啊?还是安心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吧。

小P孩也是有功课的。苏勒的功课就是背三字经和千字文的满语版。但这一点儿也不科学……三字经和千字文的汉语版苏勒都是会背的,但满语版,谢谢,三字经不是三个字的,千字文也不是四个字的,几乎就是三字经意思的满语翻译叽里咕噜地说出来,完全没有合辙押韵的韵律感,这他娘的怎么背啊!亲,还不能背错字哦,语气词、助词、虚词什么的不许错哦。活像上小学的时候默写课文有木有,少写一个“的”,多写一个“呀”就华丽丽地打个大叉。

苏勒不禁在内心吐槽,怪不得这门语言最后没有留下来呢,完全没有美感好吧,纯粹是为了文化独立而生造出来的。要知道语言文字要流传下来是要有艺术生命力的,尤其是在幼儿时期学说话的时候,没有音乐性和趣味性的幼儿读物就这样扔给孩子们真的大丈夫?满族这么多大学士,你们敢把三字经翻译得好背一点儿不!怪不得纳兰性德写了那么多汉词却从来没有写过一首满诗。满语有诗词么?有文章么?有小说么?有话本么?怪不得后宫的娘娘们只能念经,尼玛这种语言不具备娱乐性啊。

当然,三字经和千字文的背诵仍然是十分有意义的。很多满语的常用单词在两篇小文中多有涉及,经过了漫长而痛苦的学习过程之后,苏勒终于觉得自己不太需要用连猜带比划地才能跟别人沟通了。大人们说的话她基本上能听懂大部分了,由其是一些抽象词汇,经过和脑内的汉语版本三字经和千字文进行满汉对译,已经没有什么理解难度了。果然语言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时不时蹦出一些满语词,活像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假洋鬼子。脑补的时候跟四爷的对话也已经变成了满语版本,想想其实还是挺萌的。当然,四爷现在已经成为了第三顺位抱大腿对象,而不是老公候选人了。毕竟等到康熙挂了,顶头上司就变成这位四哥了,还是要抓紧讨好的。

康熙二十年的新年,苏勒已经基本可以和大人进行短句交流了。经过嬷嬷培训、宜嫔娘娘验证之后,苏勒终于可以抱出来给人看了。这可以说是个突破性的进展,被苏勒称之为学成下山。这个时候按照大清的说法,苏勒已经三岁了。

这个时期其实非常尴尬,被抱出来展览的对象通常是宫里地位比较高的娘娘,没有皇后,她们不用日日请安,但也还是要互相串串门的。其他娘娘到翊坤宫的时候,苏勒就会被抱出来展览了。被人问一些诸如:苏勒几岁啦?苏勒最喜欢谁啊?苏勒爱吃什么啊?苏勒背了什么功课啊?

每次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ishu55.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