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共此灯烛

《躺平女配上交所有[无限]》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江氏在慢慢收拾东西了,预备上京城,这次进京,她就有了不再回来的打算,儿子考中进士,不管是外放还是进翰林院,她都打算跟着儿子走,这陆家,着实是没什么好留念的。

万姨娘名叫万玉枝,妖里妖气的,前头听说在茶楼唱曲儿的,谁知道是不是,秦楼也是楼,搞不好什么风月场地认识的,带了回来,又不好明说,只能换个说法,秦楼楚馆变茶楼雅阁,还不就那回事儿,男人都好色。

江氏看不上万玉枝,也不太看得上陆良镛,但这男人有钱,挺会做生意,二十来岁在生意场上就小有名气,她家虽是做官的,但不贪不腐,能有几个钱,未必比老百姓家吃穿要好,尤其她爹是个硬骨头,多年不升迁,硬是熬到上面都退了,他才终于在五十来岁的年纪才进了京城,还是小官,在侯门贵族云集的京城,真算不得什么。

进了京之后,儿子就立业了,陆良镛可能就没再那么大方,估计回以儿子大了为借口,不再给钱,或者只有升迁这种大事上才会掏钱。再说她自己,现在也还是没什么进益,这两年她都在后山住着,和陆良镛没交集,也就逢年过节吃一顿饭,陆良镛头一年给了一百八十两银票的红封,算个意思。等第二年,八两。这算个怎么回事儿,越来越小气了。

袁妈妈也知道江氏的心事,劝她说:“不和男人住一块儿,你们不见面,说不上话,怎么好开口要东西?”确实是实话,睡都不睡,都说的吹枕头风,完全不躺一张床上,确实是没情分了,不好伸手要钱,总不好说:给我一万两银子,我要进京陪儿子去了.......

江氏心事一桩又一桩,一会儿想立刻就进京,什么都不要了,什么产业,什么钱袋子,爱谁谁,谁爱哄着陆良镛,谁要。一会儿又在心里盘算,进京之后,娘家也很紧张,哥哥是小官,收入不高,嫂子家也没什么钱财,父亲刚刚升迁,多少事情要打点,全都指望她能带些银子进京。

再想想儿子,就算不理哥哥嫂子,但爹和娘总要管的,生养她一场,她又不在二老身边尽孝,多少伸手要给点银子的。

儿子还没考中,考中之后呢,要花多少钱打点,要留京还是要外放,不都要疏通关系......这还是考中之后的说法,万一没考中呢?是她们母子灰溜溜回来,还是就在京城租赁一个宅子,继续好好读书。

江氏越想越深刻,越想越头疼,都有点睡不着了,披了一件衣裳,坐起来点灯,想写信。但磨了墨,又不知道怎么下笔了。

如今玉儿是江氏的大丫头,听见主家有动静,立马端了茶进来了,茶汤还是温热的,有一丝丝甜,蜂蜜也是玉儿去后山自己采的,她和梅林外头养蜂的农家还能说得上几句话,所以一出新蜂蜜,玉儿就能拿回来一斤两斤。

蜂蜜水润喉,江氏又喝了一口,吃到点甜的,反而没那么焦躁了,她沉下气,说:“明天开了门,让前后院都走动起来,前头的人也能住得宽敞点儿。”

并不是想通了,而是屈服于现实,江氏左想右想,她还是不能走,起码不能现在就一拍屁股就进京了。进京之后,没了进项,钱从哪儿来,难道每次都写信找陆良镛要么?

万姨娘霸着前院,早两年她是没功夫,要先管儿子,生怕丫头片子们起异心,要勾引主子。这会儿儿子也进京了,父亲又是个端方的,不怕京城那些莺莺燕燕,都进京了,随便说哪家的小姐,不都比这小县里的丫头强......想着想着,江氏就看了玉儿一眼,若有所思。

周姨娘是不中用了,不管她偷不偷人,她都不能讨陆良镛的喜欢,当姨娘的,这点用处都没有,确实是只能在后山吃口闲饭,等着老死罢了。但玉儿......本身江氏是想让玉儿配润生,也算登对,无奈润生的娘老子看不上玉儿,觉得她不像会过日子的。

润生的娘老子想求娶小茹,但小茹是江氏要带去京城的,小茹和玉儿一样,都是死契,小茹做事又牢靠,江氏想着一旦去京城,一定要带上小茹。所以润生这事儿,还得先搁置,或者看看前院有没有适合小子的,后院几个丫头,江氏是一手养出来的,都留着有用。

次日天蒙蒙亮,袁妈妈就带着玉儿开门去了,这门根本没开过,大少爷在的时候,也就过年开十天,过了初八,江氏就锁门。开了门,紧接着,玉儿和袁妈妈就去后山,一个是服侍江氏起床,一个去通知所有的丫头们,都起来,去前院点名了。

袁妈妈作为江氏的第一心腹,一直提点她:“给老太太请安,带点厚礼。”

江氏道:“玉儿说拿蜂蜜,拿两罐,我本来觉得礼轻了,但回头想想,也对,前头什么好的没有,就只有后山空荡,咱们不空手就行了。老太太手里富裕,咱们没必要显摆。”

“也是......”袁妈妈本来拿了一个金牡丹的簪子,又放下了,拿了朵鲜花,白玉兰,都是新鲜采摘的。江氏照照镜子,挑眉,“就这样吧......”

江氏过去好脸面,但玉儿的两罐子蜂蜜端上来,她就想明白了,本来财主是陆良镛,她把后山的门打开是为了要钱来的,所谓财主面前,可不得哭穷么。没脸是没脸,但也就这几年,等儿子出息了,谁还理这姓陆的。

小茹她们都起来了,但丫头们本来也朴素,都不用玉儿交代,一个个都起得早,也是一根头发绳儿,簪漫山遍野的小花儿,没有一个穿金戴银的。

一时间,扫地的扫地,泼水的泼水,等江氏出来,她道:“夏生出来,和我到前头去给老太太请安。”

“诶,”夏生将手里的笤帚给了冬生,两个袖子拍了拍,摸了一下长辫子,就跟江氏和袁妈妈走了。

周姨娘是晚些时候才知道的,她写了纸条给玉儿:江氏去前头请安,为什么要带着夏生,怎么不带你去?

玉儿没回信,准备去灶台上烧了纸条,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ishu55.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