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待改

《我在仙侠替身文里吃代餐》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陆九瞻与薛松背着一个麻袋,借着黄昏暮色从冯府的北墙翻了进来。

此处只有几间杂物房,平日里甚少有人前来,加之此刻无人巡逻,他们二人穿着辛夷偷出的冯府家丁的衣服翻墙入府,更是神不知鬼不觉。

他们顺着记忆中的地图,摸到了听雨楼附近。

冯时警觉,听雨楼外有专人把守,让人无法轻易靠近。

陆九瞻早有计划,他与薛松钻进了虞长宁事先踩点的假山之中,换上了夜行衣,只待天黑。

王大替辛夷买回了绿豆糕,侍卫们见他回府,不敢再躲懒,列队在府中巡检。

辛夷抱着绿豆糕,一瘸一拐回了二房,直到关上房门,才又恢复了自如。

“娘子。”

她心里存着一丝害怕,若陆九瞻他们被人发现,相信冯时很快就会查到她们头上。

“别怕,”虞长宁将一块绿豆糕塞入她的口中,“陆大人手段了得,不会有事的。”

辛夷不知她为何这般信任陆九瞻,但既然娘子不怕,那她也不能拖了后腿。

主仆二人心不在焉地坐在房中,全神贯注地留心着外头的动静。

直到夜幕将最后一丝余晖遮蔽,陆九瞻他们才从假山洞中钻出,潜入夜色中,与这黑夜融为一体。

他们借着假山遮掩,跳上了一座暖阁。

虞长宁每日拉着高氏在府中闲逛,已将听雨楼附近的建筑观察得一清二楚。

这座暖阁与听雨楼之间连着一座长廊,若沿着屋顶行走,可以直达听雨楼二楼窗下,如此,也可避开听雨楼下面的守卫。

只是在瓦片上行走总会发出声响,为此,他们早有准备。

薛松打开身上的麻袋,抖落出里头装着的蟾蜍鸣蛙。

月下蛙声一片,渐渐掩盖了行走在瓦片之上的声响。

两人伏在听雨楼窗下,分辨里头的动静。

见无声响,陆九瞻轻轻掀开一丝窗门,探视内里布局。里头烛火幽幽,空无一人。

他屏气凝神,只听见窸窸窣窣的声音从楼上传来。

薛松负责在外放风,陆九瞻悄声掀开半扇窗,钻了进去。

楼梯下有块空间,刚好藏下一人。他轻步挪去,隐在了楼梯间隔中,听着上方传来的声音。

“你还年轻,何必心急?”

“哼,你们要钱的时候说得好听,如今我任期已满,你们却又诸多推搪,看来是不想诚心合作了。”

“冯时,我们从来都不是合作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你有求于我家主君。”

冯时似有怨气,“但你家主君并未兑现承诺,当初许给我的是明州知州,可最后我却来了台州。即便如此,我也没追着让你们退钱。”

“你这三年靠着台州水患捞的钱还少吗?更何况傅诚的爹是谁?你的爹又是谁?他看上了你想要的位置,由不得你不让。”

“好,且不论旧事,我如今想升调入汴京,为何不行?”

“京官不好当,何不如天高皇帝远,任尔逍遥自在?我家主君可以给你安排福州知州的位置,你若不要,大把人争着抢。”

福州乃福建路治所在,与杭州知州同等,优于台州乃至明州知州。

但熬了三年只能升半级,冯时对此并不买账。

“你要我一个台州知州花十万两银子买福州知州的位置?你们怎么不去抢?”冯时提出了新的条件,“若能做一州转运使,我倒也能接受。”

那人嗤笑,“你在台州三年毫无建树,将你送去福州,已是极限,难道你想被人盯上吗?区区十万两,在福州这样的好地方,你还怕回不了本?”

冯时语含讥诮,“我还以为你那主君有多厉害,现在看来,不过如此。”

“冯时,你别忘了,你当初只是萍乡县的小小县尉,短短十几年间混到了这个位置,还不知足吗?”对方言语毫不客气,似乎并不将他这个知州放在眼里,“你若真有能力,我家主君自然会为你运作,送你入青云。可你碌碌无为,如今能做个知州捞钱就不错了,做人要有自知之明。”

陆九瞻眉头紧锁,他没想到朝中竟有人在十几年前就开始运作卖官鬻爵的勾当,而且所牵扯的不仅仅是两浙一路。

楼上一片静默,只有楼外蛙声吵闹。

许久之后,冯时终于妥协了。

“要我去福州也可以,但十万两太多了。”

“十万两不多,否则以你真正的考评,下一任怕是要去瘴气之地了。”

“你们胃口这么大,也不怕噎着。”

“这就不劳你费心了,”那人声音冷淡,“这段时间你若无事,别来找我。上头查得紧,免得你还没去福州,就被人端了。”

他说这话时语气凉薄,似乎并不担心被冯时连累。

“知道了。”

陆九瞻听着二人对话,看来冯时根本不知背后之人是庞啸虎。

但奇怪的是,以庞啸虎的能耐,如何能够从十几年前就开始操纵官员升迁?

论朝中有这般本事的,屈指可数。而这些人无不是官家心腹,朝中肱骨,又岂能轻易撼动?

陆九瞻听见脚步声响,将身体缩了缩,藏在了阴翳处。他听着落脚的声音从头顶传来,越来越近。

透过木板缝隙,他看见一个穿着斗篷的男人走在冯时前头,应当就是那位书铺的主人了。

直到两人走出听雨楼,陆九瞻才探出身子,在楼中细细摸索搜寻。

只可惜,这座三层的小楼被他寻了个遍,除了一摞冯时贪污受贿的账册,并未寻得任何与他买官有关的证据。

陆九瞻记下了几个人名,又将这摞账册放回了原处。

他与薛松沿着原路折返,趁着月色悄然无声地离开了冯府。

回去之后,陆九瞻密会了另一名心腹亲事官,范东河。

范东河领着一支小队蛰伏在外,并未与他们一道乔装。他接过陆九瞻写下的名单,在暗中进行调查。

惊涛骇浪隐匿在风平浪静之下,四月的台州因州试变得热闹而紧张。

学子们忙于备考,其中也包括了知州家的二郎君,冯允和。

冯允和从未像现在这般认真读书,冯时见他奋发图强,老怀安慰。他知道是秦芍劝诫有功,因此对着秦员外也亲厚了不少,暗地里对他的玉石生意给予了诸多便利。

秦阳借此接近冯时,行阿谀奉承之事,通过他,认识了不少富商。而这些富商都被陆九瞻记了下来,交给范东河一一调查。

冯时见家中孩子听话争气,决定听从安排赴任福州,届时将长子送去汴京读书,再好好督促次子学业,抓一抓几个年幼庶子的课业,即便他自己升不上去,冯家也能后继有人,未来简直是一片光明灿烂。

终于到了州试的日子,冯时特意告假半日,亲自将冯允和送入了考场。

州试分三场,一日一场。

这三天里,冯太太求神拜佛,全家跟着茹素。未过门的彭婉更是手抄经书供在佛前,为冯允和祈福。

她这番诚心,终于感动了对她不满的冯太太。

有了彭婉的对比,整日缩在房中的秦芍便显得不足了。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ishu55.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