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敦煌郡公(求追读!)

《宠婢娇蛮》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太极宫,立政殿。

距离天子处理政事的两仪殿和皇家藏书的弘文馆都只有一道宫门之隔,是李世民贞观三年移至太极宫后的寝殿。

二凤的一生挚爱,长孙皇后便是于此殿崩逝。

立政殿西堂,天子龙寝之所。

有着一紫衣女子、头戴八钿花钗,坐在书案前,望着案上宣纸的未干笔墨,正蹙眉沉思。

自从徐惠因才气入宫之后,给二凤的感觉与其他妃嫔截然不同,她人争宠邀媚,徐惠却只是终日留连于皇家文馆之中,手不释卷,更是敢于主动谏言天子,这让二凤在她身上看到了长孙皇后的身影。

虽未争宠,却是成了二凤晚年最为喜爱的妃子。

“惠儿在看什么,可否给朕一阅。”

李世民微笑着踏步走入,脸上显出些许疲惫。

他下午在和宰相们议完事之后,又接连召见了一批人,皆是外邦来使。

“陛下今日这般忙碌,可是因为上元节将至。”

徐惠见李世民来了,从书案前站起,待李世民坐下之后,轻轻为其捶着肩背。

“嗯,这两日各地藩王也要入京了。”

一年一度的上元节,天官赐福,万邦来朝,对于天可汗李世民来说,这段时间最为忙碌,须得露面接受这些外邦使臣的礼拜。

随后。

李世民目光落在案上宣纸,眼眸骤然一亮。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啧。”

“好诗。”

“不过,这首绝句的下阕为何缺了三字。”

“何人做作?”

机智如二凤,从风格上来看,自是知道这诗不是徐惠所作。

“回陛下,此诗是今日我与武才人在金水河边漫步,于一块青石上所见,也是不知谁人留下。”

徐惠并没有将少年郎的存在说出,因为她并不确认这青石上的残诗是少年郎所写,还是先于少年郎就已存在。

“宫中还有这等诗才?”

李世民脸上泛起一丝好奇,随即道。

“着飞马去金水河畔,将写有诗文的青石搬来。”

话音落。

这殿外便是有着一道声音响起:“唯。”

“惠儿,既然提及诗,朕这也有一首。”

说着,李世民便是笑着提笔。

“莫不是那首塞上行?”

“此诗确为贞观十数年来之绝品。”

纵是深宫中的徐惠,都是已经知道了塞上行的存在,只是并不知道谁写的。

不过,随着二凤笔墨一字一字落下,徐惠神色变了,因为她发现二凤所写的并非是塞上行那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之作。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跟着二凤的笔锋,徐惠下意识念着,眼角已经是有着泪花涟漪,划过脸颊,凝成珠串而落,她想起了自己早逝的母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陛下,这诗是谁作的?”

以绢帕擦去眼角泪花,徐惠既悲又赞叹,能写出这等诗行之人,又是何等的大才。

“朕的长孙,李象。”

李世民只要看见这诗,眼前便是浮现出李象为父受鞭,为父受罚的一幕。

“李象?”

徐惠脸色惊讶。

“臣妾未记错的话,陛下长孙现年应当才十三四岁。”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

“象儿类朕。”

这时。

两位身形魁梧的百骑,搬着一块大青石进入殿中,小心翼翼放下,行礼后退了出去。

吹了半天风雪,青石上用小石子刻出的白痕小字,已经模糊了许多。

李世民起身走到这青石旁,仅是看了一眼,便是笑了,这字虽是以小石子刻写,虽然已经很是模糊,但是字风并无更改。

“惠儿,你这缺的三字,明日朕让敦煌郡公来替你补齐。”

尤沉浸在那一首《慈夜乌啼》中的徐惠,在听见‘敦煌郡公’四个字的刹那,霎时回过了神来,眼中有着极大震撼。

她是学书之人,当然懂史。

大隋义宁元年,李渊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这敦煌郡公,是李世民的第一个爵号。

…………………

东宫,佛堂院。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ishu55.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