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小三元和江家

《在古代被帅哥倒追了》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对于柳悠悠来说,一天有学不完的事情,日子便过得格外的快。再加上乌拉那拉府上再无子嗣出生,府里更是如一潭死水。宫里的德妃娘娘(康熙二十年晋封为德妃)也曾派太医来为费扬古和福晋诊断,但都没有诊断出什么异常,只能推说是常年征战可能有影响。

只是费扬古并不死心,福晋便专门找了几位好生养的姑娘,家中都是子嗣繁茂的,只是这样,也并没有好消息。福晋才不管费扬古着急上火,担忧未来的子嗣传承。她正一门心思地为柔则的未来打算。

或许是得益于福晋从小不着痕迹的引导,或许是天生如此,柔则在琴棋书画等方面一学就会、一点就通。她生的花容月貌,让人望而生怜,再加上从小学习音律、舞技,气质更是卓然。

福晋对唯一的女儿十分用心,所以柔则眼神纯净。像一株生在溪流边的水仙,幽静独立,只是生在闹市之中,须得有权有势的人护着,才能不枯萎。

福晋当然知道这样培养出来的柔则,有着致命的缺陷,但这些缺陷都抵不过柔则的美貌,只要操作得当,没有男人能拒绝这样的美丽,为此神魂颠倒不是正常吗?

只可惜德妃膝下的胤祚阿哥没能养住,不然有这样的名字、年龄恰好合适,才是前途无量的阿哥!现如今只有四阿哥年龄合适(康熙重排序齿了),可皇贵妃没了,半嫡不长的,在皇宫里位置很尴尬,又因为胤祚阿哥去世时,与德妃生了嫌隙,实在不是个好人选。

福晋只庆幸柔则年岁尚小,还不急着站队押注,还有充足的时间。

福晋的考虑影响不到小院里,或者说作为隐形人存在的小院,已经被默契地忽视了。柳悠悠也乐得轻松,她正在追更《江晨科考记》。

康熙三十年的四月,江晨通过检查,迈进了考场。自李光地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诫,江晨沉下心思,埋头苦读一年,出了考场,脚步虚浮的上了马车,大睡了三天三夜,才缓过来。清醒后,将文章默给了远在黄河巡查的李光地,李光地看过后,心里有了底,面上不显,只在信中叮嘱江晨学业不可松懈。

直到放榜这天,有人吹吹打打来到了江家。院试案首确实多如牛毛,可小三元却不多见,尤其江晨还是京城学子,京城学子考不过江南学子,如今满人入关,又多了满汉之争,同时身为旗人的江晨取得这样的成绩,惹人注目倒也不奇怪。

江南那边听了江晨的事迹,文人相轻。只是不屑地说:“只不过是小三元,就激动成这个样子,果然没见识。等春闱,比试过再想扬名不迟。”这还只是明面上的说辞,私底下嘲笑京城学子连蛮夷都考不过的大有人在。

这件事引起的风波,连身在宫中的康熙页有所听闻,毕竟还有三场考试,一次比一次难,他也没有十分期盼江晨能六元及第,只是对江晨这个名字记在心里,若是江晨能顺利通过会试,不论以后成绩如何,都可以树成典型,当做一面旗帜。

于是和李光地的私信里调侃:“卿得此佳徒,可成美谈矣。”

李光地收到了康熙的信,自然又惊又喜,喜于小徒弟只要不犯大错,必然仕途通畅;可也忧愁于此,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样的名声,若江晨行错一步,必然会万劫不复。所有想踩着他上位的、还有自己的政敌们,难道会眼睁睁看江晨增加自己的势力吗?

自己尚且要在朝中战战兢兢,江晨如此年轻,怎么出头啊!李光地的愁绪没有飞到如今喜气洋洋的江家,送走了报信人,又宴请宾客共贺喜事,江晨将客人们都送走,去看望母亲。

只见江母痴痴望着墙上的《消寒图》,那是将江父生前所做。江晨便知道她又想起了早逝的江父,和自己不知是否尚在人间的姐姐。他无法抚平江母心中的伤疤,只能默默站在江母边上,一起怀念亲人。

过了一炷香的功夫,江母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才注意到江晨,她忙摆出欣喜的模样:“晨哥可是将宾客们送回去了?”她不想自己的哀伤影响江晨的大好日子。

可母子连心,江晨又如何不知江母心中的痛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ishu55.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