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 12 章

《掀桌子!归来嫡女要立威!》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客官且看,九文一两乃是次等黑砂糖,小可铺中乃是上等货,成色极佳。”

碰到说话夹雷带火的客人,楚鸾耐心解释。

“就算是上等赤砂糖,市价也是十二文钱一两。多出来的三文,岂不是坑人?”

那客人拿眼睛睃向橱柜里陈列着的蔗糖,拉了拉捆得紧绷的腰带,暗绿色的绸衣罩在滚圆肥胖的身子上,似粽子。

楚鸾微笑道:“客官您瞧好了,这是普通的赤砂糖么?”

“嗯?”

那客人探头一瞧,惊异道,“怎么颜色如此浅?浅黄色的蔗糖,真是稀欠稀欠!”

之前围观张顺挨打的人,还簇拥在铺子门口没来得及走,听闻此言,纷纷探头来看。

“都有些泛白了,第一次见如此纯净的蔗糖!究竟是怎么熬出来的?”

“如果是这种成色,十五文一两真不贵了。正巧俺媳妇儿坐月子,大夫说给她冲点儿糖水喝,掌柜的,来一两!”

“这位大哥是个疼媳妇的好男人。”楚鸾赞道,“女子产后常常腹痛。服用红糖水能够达到通淤止痛的作用,温而补之。”

在贫穷的偏远瘴区,舍得花钱给老婆买红糖冲水喝,已经算得上不错了。

男人听了这话很高兴,摸出十五个铜钱:“就要这种黄色的砂糖,比赤砂糖更加剔透。”

第一笔交易成功。

楚鸾内心受到了鼓舞,用油纸包好了,双手奉上:“谢谢惠顾,欢迎下次再来。”

大部分的最底层百姓,是享受不起红糖的。因为糖价是粮价的十多倍,粮食尚且吃不饱,遑论糖。最多也就逢年过节,或者遇到个灾病时,买一二两吃。

能随心所欲顿顿喝红糖水、吃红糖包子的,要么是小地主,要么是县衙里做公的,亦或者薄有资产的读书人。

“掌柜的,有句话不知当问否?”

“您尽管问。”

“这种浅色的糖,是怎么熬出来的?”

“我们是糖村人,世代熬糖,都是祖上传的熬糖秘方。”

面对此等问题,楚鸾自有一套应对的说辞。来问的不乏同行,涯州甜水县本就是产蔗之乡,治下十多个村子不知多少蔗农。

才半个时辰的功夫,已经卖掉了三两黄砂糖,三两赤砂糖。

“已经卖掉那么多了。一文,两文,十文……整整八十一文钱!”

小唐氏激动地在柜台上数钱,“之前我得摆摊三个时辰,才能卖掉几两。阿鸾真是咱家的小福星,你一出手,咱们就挣了那么多钱。”

“得益于铺子位置好,妙在街口头一家,地势低洼,汇聚八方来客。”楚鸾难得看到大伯母笑得如此开心。

记忆里,这位楚家长媳总是总是愁眉不展的,不是操持这个就是操心那个。明明才刚三十岁,却因劳动过于辛苦,看上去像四十的。

小唐氏喜滋滋道:“咱们还剩下一两黄砂糖、一两赤砂糖,以及四两最好的白糖。至少还能挣八十文!黄砂糖都能卖十五文一两,白糖至少也值个十八、二十文的。”

楚鸾一抬眼,刚好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给她说亲保媒的曹押司。

曹押司身边,还有个年轻美妇,约莫二十五六,云鬓堆叠,面上有几点微麻,反而更添俏丽,耳上一对金镶紫英坠子。

传闻,曹押司是牢城营管蔡大人的女婿,曹家世代为吏。吏与官不同,吏虽无编制,却可以世袭,且有实权。不说别的,仅一个由书吏掌控的鱼鳞图册,就绘制着全县的田亩登记情况,地方征税、赋役都得以鱼鳞图册为依据。

朝廷任命的七品县官乍一听很威风,但实际上是“流官”,任上几年就得离开。常言道,铁打的小吏,流水的县官。

“相公本是曹家外室庶子,这押司之位从何而来?”

曹蔡氏隐隐有不悦,言语敲打丈夫。

曹押司皮子立刻绷紧了,赶忙道:“仰仗岳父蔡管营提携,铭感五内,不敢有忘。”

曹家虽世代为吏,但嫡庶天壤之别,嫡子方能子承父业继续在县衙为吏,庶子大多在庄子里种地。他完全是因为娶了个厉害的媳妇,靠着老丈人帮扶,才混入了县衙机关做公。

曹蔡氏一声冷哼:“你既然知晓,那我爹十日后给诚甫办五岁生辰,你怎么一点表示都没有?这像话么!”

蔡诚甫,是蔡管营最疼爱的幺儿,曹蔡氏一母同胞的幼弟。

曹押司表明态度:“夫人,小舅子做生辰我自然记在心里,已经差人打了一只吉祥金锁一只如意银锁。”

曹蔡氏颜色虽好看了些,但依然不满意:“到时候送金银锁的肯定一堆人,这礼物没什么新意。”

曹押司心里苦:“这……夫人您说怎么办,我照着办便是。”

曹蔡氏道:“诚甫尤其喜欢吃甜食,金银锁之外,给他准备些糖糕点。”

曹押司肚里寻思,那蔗糖做的糕点,也要不了几个银钱,金锁的零头罢了,当即笑着应承下来:“都依夫人,正好咱们在庙会上买几匣子新鲜甜点心。”

“不行。”

曹蔡氏是个精细人儿,又提出了反对意见,“小摊儿上的甜点心那能干净么?诚甫吃坏了肚子怎么办,谁付得起责任?”

曹押司叹气:“我瞧着挺干净,西边那家红糖发糕老字号,县衙的兄弟们经常买了吃,味道很好,没听说有吃坏肚……”

“你们这帮大老爷们糙的很,我弟弟粉雕玉琢的人儿,能一样么?”

曹蔡氏瞪他,“买这集上最好的糖,带回家我亲自下厨做。那卖红糖发糕的老汉,指甲里都有泥垢,看着我都犯恶心。”

曹押司惧内,连连称是。

曹蔡氏看了七八个卖糖的摊位,劣等的黑砂糖自是瞧不入眼,质量稍好的赤砂糖又嫌潮湿结块儿。

“涯州暑湿,又连下了七日梅雨,集市上的糖多少都有点发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ishu55.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