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突变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话说,在柳老爹柳大娘的撮合下,以及阮先生、阮玉衡和一众街坊的帮助下,柳莺和沈清如顺顺利利的定了婚。

婚期在次年三月,那时柳莺已满十四岁,满足朝廷规定的最小婚龄。且三月草长莺飞、花红柳绿,又无农忙琐事,正是一年当中最好的时节。

只是,柳莺和沈清如本来就不常一起说话,以往交谈起来也大多是生意上的事。定亲之后,柳莺的女儿家心思一天天多起来,众人又爱打趣她,她便更加少同沈清如碰面。若是交谈时正好有旁人走来,她反倒先住了口,三步并成两步走开了去。

学堂倒是还依旧上着,只是为了同众同学避嫌,柳莺定亲后便不怎么和大家一起玩耍了。便是往常无话不说的阮玉衡,也时常一个人呆呆的坐着,除非身旁有别人在,才会同柳莺简单地聊上一两句话。

阮玉衡今年已经满十六岁,距离上次考中秀才已有三年之期,待到八月秋闱之期一到,便可去应试大考,冲一冲举人的官身了,因此倒是一日比一日地用起功来。

闲话休题,且说过了正月后,婚期一天比一天临近,柳家上下都紧锣密鼓的着张罗起来。

且不说彩礼嫁妆这些大件,单说酒席上的酒水,柳娘子前前后后亲酿了好几遭,不是嫌太酸了,就是嫌太甜了,总没有一瓮满意的。

“唉,这是怎么说,日子一天比一天近,我怎么连酒都酿不好了。”柳娘子把酒舀子重重的放在酒瓮上,不住口的叹气。

“我尝着倒是不错,要我说啊,柳娘子你这是心里焦躁,失了口里的清正。”隔壁卖油的娘子安慰道,她是柳娘子请来帮忙尝酒的街坊之一,这半年多来,因为柳娘子总觉得酒不好,前前后后都请她来尝过四五回了。

“算了算了,我看再这样下去倒要误事,还是去别家买两瓮好的罢。”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终于磨灭了柳娘子的心气儿,她自认黔驴技穷,宁愿多花点钱买别家的,也不想在女儿成婚的酒席上失了体面。

诸如这样的事还有许多,像是柳莺的喜服,沈清如的喜帽喜靴,还有接亲的轿子、酒席的菜品、婚房的橱柜等等,也是试了换,换了试,直到婚期前半个月,才在柳老爹的强行要求下,妥妥当当的定了下来。

日子很快到了成亲的这天。

绸缎庄和酒铺子的门口,都挂上了的由阮先生亲笔手写囍字的大红灯笼,伙计们也都按照东家的吩咐,在腰间系上了红腰带,袖子里揣着东家赏赐的喜银,喜气洋洋的站在街中央,给路过的老少妇孺们分发喜糖和果子。

柳家还从库房里拿出来数十丈的红毯,趁夜悄悄展开,铺在路面上,几乎把整个西街都铺满了。早起赶集的人们,刚走到西街口,就被这长长的喜庆阵仗惊艳到,纷纷打听是谁家在办喜事。

柳家后院里,红幔高张,红烛高立,由阮先生写的大红囍字和福字贴的满院子都是,柳老爹和柳娘子红光满面的在宾客间来回照应,忙的脚不沾地。

此时已临近午时,阳光煦暖,惠风和畅,真是一个好天气,宾客们大多已经落座,相互打趣闲聊着。

柳莺坐在闺房里,透着窗缝儿观察着外面的景象。她鸡叫第二遍时便被叫起来,由丫鬟和喜娘伺候着梳洗,然后描画上大红的喜妆,换上柳老爹亲手定制的大红色凤鸾福鹿织金缎面喜服。

对于今日即将做成的亲事,她的内心早已是一汪静静的湖水了。

定亲这半年多来,她冷眼看着,沈清如的确如阮玉衡所说,为人正直明理,待人热情温和,有分寸,知进退,就连生意上的事,处理得也愈发得心应手了。

别说是上门女婿,就算是正经女婿,沈清如也是大家心中的上上人选。

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离吉时还有一段时间,柳莺等得无聊,便从抽屉里拿出纸笔来,打算写两张小楷打发时间。

此时,柳老爹正在外面四处喊人,他看见阮玉衡走过来,一把便拉住了他,急急的问道,“阮哥儿,清如在哪里,你可曾在哪儿见过他?”

“我也正找他呢,吉时快到了,主婚大人有事要交待他。”阮玉衡此时也一脸着急,忙答道。

“那你多带几个人去找,你是傧相,外面这些事不用你操心,你且去找他来。”柳老爹三言两语的赶紧交待完,便急急的抽身走开了。

阮玉衡便快步走去后院,叫上几个正在门口嗑瓜子的年轻街坊,还有两个正在街上发喜糖果子的伙计,众人四散开来,分头去找沈清如。

阮玉衡先去了沈清如租赁的小屋,“咚咚咚”敲了几下门,除了把抹墙的土都震落了几块下来外,里面静悄悄的,无人应答。

于是他伸出三根手指头,一下子把窗户纸扯出来个大洞,往里看时,里面只有空荡荡的桌椅床铺,依旧是没人。

阮玉衡急得跺了两下脚,心里急得直冒火,口中喊道,“冤家,你这是上哪去了。”原地转了两圈儿,心想在这儿干等着终究是无用,于是便小跑出来,没想到正好与房东大爷撞了个满怀,阮玉衡赶紧把差点儿被撞到的大爷扶正,焦急的问道,“大叔,你家的房客沈公子去哪儿了。”

那房东是个结巴,他伸出一根干巴巴的手指,在阮玉衡的面前抖抖颤颤的摇了摇道,“不......不......”

这下阮玉衡急了,一把把房东丢开,开始一条巷子一条巷子的边喊边搜,却始终没看见人影儿。

阮玉衡只好沿街找起来,但凡是常在西街做生意看着眼熟的小贩儿,他都要上去问一问,看人家有没有瞧见沈清如去哪了。

连问了十多个人,都说早上生意忙没留意,就在阮玉衡跑的精疲力竭,差点要瘫坐在地上的时候,终于有一个卖蝈蝈笼的小孩儿走过来,告诉他他看见沈清如往城外去了。

城外?

阮玉衡一头雾水,好好的他去城外干什么.

沈清如在此无亲无旧,也无房产地亩,更无祖宗坟茔祭扫,他去城外干嘛去。

一瞬间,阮玉衡都觉得卖蝈蝈笼的小孩儿在逗他玩儿。

等等,祖宗坟茔?

前段日子,阮玉衡好像听沈清如无意间提到过,他们沈家人有一个规矩,但凡有婚嫁之事,都要先去祖宗陵前告知一番,以示家里添丁进口,请祖宗在地下多加保佑。此地虽然没有沈家祖坟,但是城外有一个寺观,就是上次阮玉衡代为合婚的地方,说起来,去寺观里请神佛代为转达沈家先祖,想来也未可知啊。

想到这里,阮玉衡赶紧打起精神,一溜烟儿跑回家,从马厩里牵出一匹小马驹来,翻身一跃,就往城外的寺观奔去。

阮玉衡一边跑马,一面不住的往路两边扫看,并没有看到沈清如的身影,看来他还没从寺观里回来。

到了山门口,阮玉衡先拴住马,跑进寺观探问了一番,听见大和尚说沈清如才刚走,心里先放了一半心。他想路上并没看见人,想必是还在附近,于是便牵着小马围着寺观转了一圈儿,果然在寺观外后墙的柴火垛边上,发现了沈清如。

此时他身上还是日常在铺子里做伙计穿的灰布衣裳,正半躺在柴火垛边,仰着头呆望着天上。看见阮玉衡找过来,他反倒没有一丝惊讶,还淡淡的打了个招呼。

“玉衡兄,你来了。”

“清如,你怎么在这里,叫我好找。”阮玉衡并不下马,他想着等沈清如起身便能直接带上他一溜烟儿跑回去,好省下一点时间,免得耽误了正事。“你是来告祭父母的吧,主婚大人和柳老伯都在找你,若是事情完了,就赶紧随我上马,别误了吉时。”

沈清如张了张嘴,却没有答话。

阮玉衡见状,只好翻身下马,拉起他的胳膊便要走。

“快起来。”

“玉衡兄......”沈清如掰开阮玉衡有力的手,把胳膊挣脱出来。

“怎的?”阮玉衡见他挣扎的厉害,不知道他什么意思,以为他哪里不舒服,只好顺势放开他,一脸疑惑的问道。

“......”沉默。

“你怎么了?”阮玉衡见他纹丝不动,也不说话,此刻真的是心急如焚,连声音都变了强调。

“你身体不舒服?”

沈清如摇摇头。

“你思念父母,心里难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ishu55.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