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去书店买书(第三更,求收藏追读票票

《六零年代边苟住边发家边吃瓜》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第30章去书店买书(第三更,求收藏追读票票)

“哈哈。”王濛爽朗的笑起来:“这话如果让董墨听到,他会感到很失望。”

“董主编知道我写小说比诗歌感兴趣。”方明华实话实说。

“老董这个人,很大气,不过嘛.小说也写,诗歌你也写!既然现在是诗歌的黄金时代,你何不锦上添花,让这个时代时间延长一些嘛。”

两人又谈起小说创作,这一次方明华没敢造次,认真听王濛说。

在长辈面前太放肆并不是好事。

九点整,方明华看看时间也行差不多,站起来告辞。

王濛亲自把他送到门口,说道:

“小方啊,你对诗歌侃侃而谈,但对小说创作却很少说,看来还是有所保留啊.行,等下次来燕京,我们再好好聊。”

方明华走后,一直没开口听他们聊天的崔老师才说道:“这小伙子不错,虽然他的观点我未必赞同,但文学素养非常高。”

“老董看好的人,能差到哪里去?”王濛大笑。

再说方明华晚上回去睡了一觉,早上起来就没啥事,他决定去王府井。

不是去逛王府井商场而是王府井书店。

八十年代,来燕京的外地客人必逛的地方之一,这次方明华还专门坐了一次地铁。

据说燕京地铁在71年就开始了正式运营,比首尔、新加坡、旧金山、华盛顿等城市还早。

坐公交车到国贸站,然后进入一号线——也是当前燕京运营的唯一一条线路。

这个年代的地铁站远没有后世那么豪华,到处充斥着广告,显得非常朴素。坐地铁的人并不多,票价统一一角钱,方明华上去是那种像火车一样横排座位。

坐在座位上,看着车厢缓缓开始移动,外面很快陷入一片黑暗,方明华突然有一种要穿越时空的感觉。

不过地铁缓缓停止,外面依旧是这个年代特有的朴素画面,方明华微微叹息了口气。

从王府井站下车,出了地铁站口,就是著名的东单,王府井书店就在府井大街南口。

这是一栋非常普通的四层楼房,让方明华稍感意外的是,这里的书店并没有像西京钟楼书店那样都有柜台隔着,伱想看某本书必须问售货员要。

这里一部分书柜是开放式的!

不过基本上都是专业书籍,像文学类的还是和别的地方隔着柜台,

虽然是早晨但里面已经人头窜动,人很多,大部分都是青年,其实看到人多买的人少,即便你看也不能多看几分钟,否则就会遭到书店售货员的呵斥和白眼。

在这个工人年工资不到600,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300块钱的年代,3块钱一本书对于普通人而言是一种奢侈品,虽然这是帝都。

但对于方明华无所谓,兜里还有整整有300块,这都是稿费的一部分。

方明华仔细看了会,也不客气,一口气买了好几本书都是杂志社图书室没有的,还专门买了一本刚刚出版的《简·爱》,作为出差一趟送给妹妹的礼物。

来燕京一趟不带点东西给亲人怎么行?

在旁边一帮人的羡慕的眼神中,售货员将几本书递给方明华,他装到黄挎包里刚准备走,突然听到有人叫自己名字:“小方?你也在买书?”

方明华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身材消瘦三十出头的男人正微笑看着他。

原来是北岛。

“北岛老师,你也来买书?”方明华赶紧招呼了声。

没想到他这一招呼不要紧,旁边青年听了“北岛”两个字,立刻有人招呼:“您就是北岛?写《回答》《一切》的北岛?”

“就是他!我在曾经在报社见过他一面!”另外有个青年激动说到。

这一说不得了,马上有人涌上来。

“北岛老师,麻烦您能给我签个名吗?”

“北岛老师,这是我写的一首诗歌,您看看怎么样?”

柜台边上全乱套了。

看来,哪个年代都追星啊,只不过追的对象不一样。

方明华站在一边看热闹,但没想到被人群中的北岛喊了一声:“我给大家介绍一位诗人啊,就是他,方明华,诗歌征文获得二等奖的那个!”

“是他?”

“是不是写的那首《春》、《预感》?”

“还写了小说?”

立刻有青年盯着他,露出热切的目光。

吓得方明华拔腿就跑,嘴里还喊着:“不是,不是,我不是那个方明华,我是看大门的”

一口气跑出新华书店,看到后面没人追才停下来。

尼玛的,太可怕了。

北岛现在怎么样?<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ishu55.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