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通俗文学也是文学

《同师尊成婚十年后》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第213章通俗文学也是文学

这样的现象让冯木感到有点奇怪。

他原本以为,大家会激烈争论,或者同意或者反对,可没想到竟然是沉默!

“还是我说两句吧。”一个女同志站了起来,年龄也很大,一头银发,但人却很精神。

她叫宁玲,也是一位老作家。

“照我说,这篇小说就不应该出现在我们面前!”宁玲一出口火药味十足。

“初评委员会那些人是怎么想的?这是文学作品吗?充其量就是一篇不入流的通俗小说!”

宁玲的措词非常严厉,在场的评委们顿时纷纷议论起来。

冯木的脸色有些尴尬,但依旧如实说道:“宁大姐,这篇小说初评委员会争议也很大,是我最后同意的。”

“老冯,那就是你的不对,咱们这是评选优秀中篇小说奖!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怎么能让它能混进来?!”

冯木嘴动了动,却没说出话。

论职务,两人都是作协副主席。

论年龄,人家比他还大,资历还老。

“老宁,我觉得你的说法有失偏颇。”这时候,一个男人慢悠悠说道。

原来是张光年。

他开口说道:“无论作品如何,咱们不能先给扣大帽子嘛,现在不行这一套喽。”

“老张,难道我说的不对?”宁铃盯着她,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

张光年依旧不慌不忙:

“首先,通俗文学也是文学,不仅仅是科幻还包括武侠小说!去年年底作协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门邀请了宝岛的梁羽生先生参加会议,在座各位几乎都参加了这次大会,想必大家都看到了吧?”

张光年说完这段话,大家又开始议论。

他说的是事实。

梁羽生的出现,让许多与会代表感到无比震惊。

通俗文学作家首次享受高规格殊荣,风向真的变了!

“大家静一静。”作为主持人的冯木及时制止了大家的议论纷纷。

张光年继续侃侃而谈:

“咱们再从这篇小说结构分析,是典型的双线叙事的结构的小说,像鲁迅先生的《药》,老舍的《四世同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都采用这种叙事结构,两条线分别叙述不同的故事,而且彼此交叉、重合、互相照应、互相影响,从而更好地表达小说的中心,这点这篇小说做的很不错!”

听了张光年的话,评委们又议论开来。

平心而论,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这篇小说,作者很巧妙的运用了双叙事结构,使这个篇幅不长的小说结构慎密,给读者带来极大的震撼和冲击。

这一点连宁铃本身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可是,他只是一篇科幻,科幻是不入流的!”宁铃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

“科幻不入流?那我请问老宁,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代表作《蝇王》伱读过吧?故事背景放在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核战争!难道不算是科幻?但人家却靠这篇小说获得了前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张光年的语气也变得强硬起来。

《蝇王》讲的是发生于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核战争中,一群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撤退途中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岛上,起先尚能和睦相处,后来由于恶的本性膨胀起来,便互相残杀,发生悲剧性的一幕。

作者将抽象的哲理命题具体化,让读者通过阅读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激动人心的争斗场面来加以体悟,人物、场景、故事、意象等都深具象征意义。

“可是这篇《乡村教师》根本无法和《蝇王》相提并论!显得很幼稚。”宁玲反驳道。

“你说的对,问题我们现在评选这一届的优秀中篇小说,也不是在选诺贝尔文学奖吧?”

张光年的话把大家逗笑了。

你拿人家获得诺贝尔奖的小说标准来评判,当然有失公允。

看到大家都纷纷议论的样子,宁铃突然提高嗓门:“同志们,请大家不要忘记!科幻文学姓“科”还是姓“文”的问题,不仅仅是文学问题,还是政治问题!”

此话一出,会议室里一片沉默。

前年年底的那种运动,还历历在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ishu55.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