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方主编,你说的这段话,简直让我茅

《同师尊成婚十年后》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一周后,一个美籍华人风尘仆仆带着巨款赶到历史博物馆,却被告知这批字画已经被人抢先购买,顿时气的捶胸顿足。

他叫翁万格。

其祖上是清两代皇帝的帝师。

方明华也没在燕京多呆,第二天就随着宋跃民兄妹俩坐在那辆吉普,后面跟着卡车赶回西京。

四大箱子书画暂时没处放,新房子还在装修,方明华暂时就放摞起自家柴房里,找个架子架起来免得受潮,估计小偷也不会惦记这柴房里的东西,除了自行车。

就暂时委屈下他们吧,新房装修好,专门用一间房子存储这些画,等再过些年,咱也像马未都那样搞个私人博物馆,这些字画供人欣赏。

还好,西京的天气比较干燥。

第二天早上骑车去上班,刚到门口就被张宝福叫住:“明华哥,你的包裹。”

“哦,谢谢。”

方明华下车接过包裹一看,竟然是从桂省电影厂寄来的。

剧本?

他将车子推到办公楼下,上二楼进了自己办公室,打开包裹一看,果然是写给张亿谋的剧本《一个也不能少》。

里面还夹着一封信,是张亿谋写的,大意是由于厂里无法立项,不能浪费你的剧本,所以把它寄回来,并表示感谢。

呵?

真没戏了?

那就先放着吧。

方明华将剧本塞进自己的办公桌抽屉里。

打扫办公室,下楼去打水,回到办公室刚泡好茶,就听到有人敲门。

开门一看,竟然是张亿谋,一脸兴奋。

“方主编,谢谢你,吴导已经将我借调他们厂,准备筹拍伱这个剧本!”

方明华听了莫名其妙:“那你又给我寄回来?”

“那时候我以为没戏了。”

张亿谋坐在沙发上,将事情的前因后果给方明华说了一遍。

原来如此!

“吴厂长说,他准备把自己筹拍那部《太阳照常升起》暂时推后,优先将我这部立项。”张亿谋最后又说道。

可以啊

吴天民对张亿谋可是“真爱”啊。

“既然如此,张摄影师不,现在应该叫你张导,那就好好拍。”方明华说着,又将抽屉里的剧本取出来递给对方。

“估计这次,你不会再还给我了。”

张亿谋听了,有些不好意思笑起来。

“方主编,我今天来找你,也是想和你探讨一下这个剧本到底如何拍?”张亿谋说出自己来的目的。

方明华也不着急,先给对方倒了一杯茶,然后才说道:“你是导演,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拍摄地点我想换个地方。”

“为什么?”方明华感到有点惊讶。

这个剧本的故事,他是放在秦北的黄土高原上,学校的描写也是参照了史铁声插队所在村的官家堡小学。

张亿谋给出自己的理由:“我拍的《黄土地》是在秦北高原上,我这次想想个地方,感受不同的地域风情。”

该不会跑到冀省那个叫水泉村地方拍摄吧?

当然这种可能性很小。

方明华自然也不会提醒,而是说道:“可以,你是导演这是你的权力,你准备去哪里?”

“放在宁夏的镇北堡地区,我拍摄《一个和八个》的时候,银川作协副主席张先亮,当时还是《朔方》杂志社的主编,给我们介绍的那个地方,我觉得很不错。”

这个张先亮这么早就相中那个地方了?

未来的镇北堡影视基地。

好像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牧马人》,张亿谋的《红高粱》外景也在那里拍的?

“我没啥意见,按照你的想法拍。”方明华说道。

“至于拍摄方式.”张亿谋继续说道:“我想按照纪实片的方式拍,一定要强调真实!”

“这个我同意,这个剧本重在写实,只要能拍出百姓最真实、质朴的一面,就算成功。”

“所以,我有个大胆的想法,想和你商量商量。”张亿谋借着说道。

“是不是弃用专业演员,找业余演员来拍?”方明华笑着问道。

“方主编,你和我想到一块去了!”张亿谋一脸兴奋:

“找业余演员来拍!他们本身就是老师、学生、村民.他们是什么,就在电影中演什么!当然这么做,也是省点经费。”

张亿谋最后也说出实情。

虽然西影厂给立项,但经费实在是太少,只有20万元。

请专业演员要钱啊

能省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ishu55.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