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改版后的《延河》发行

《不是吧?连梦境都要上交?》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方明华心里也高兴。

签约莫岩、余桦、苏童、格非四人,即便别人都无功而返,国内八九十年代几个主要新锐作家就囊括到手。

还有那个王硕呢?

不知道白苗搞定没有?

此时的白苗正在和王硕在宾馆外一家饭店喝酒。

虽然这次开会饭菜都很好,但是对于酒类是限制的,除了第一天晚上欢迎晚宴和最后一天告别晚宴,平时吃饭都没酒,免得第二天开会一个个精神萎靡不振。

王硕喜欢喝酒,所以白苗就邀请他去外面找了个小饭店,要了一瓶西凤特曲,几样下酒的小菜,两人都喝起来。

酒喝到酣处,白苗就提出自己的想法,让王硕签署“大神约”。

王硕听了眯着眼睛抽了口烟,才说道:“白主编,你们方主编为什么不来和我说?”

“你也知道,我们方主编刚结婚不久,准备要孩子,所以他媳妇不让他喝酒。”白苗解释道:“要不,我找方主编过来?他现在估计还在宾馆。”

“不,不用.”王硕摇摇头:“他媳妇宋棠棠,是个好姑娘,我也和你们方主编的大舅哥熟,行,我和你们签,不过我只签五年!”

“我们方主编说了,签约是遵循个人自愿,双赢为原则好,五年就五年。”白苗立刻决定。

“来,为,我们的合作而干杯!”白苗举起酒杯。

第二天在宾馆,白苗和王硕签约的事情告诉方明华。

“签了五年?截止到91年?”方明华回忆了下,王硕的写作黄金时期也就是这几年,后面基本上都是玩编剧拍电视剧去了。

“五年也好,辛苦你了,以后你就多多关注他。”方明华说道。

会议在进行,后面几天去兵马俑、大雁塔乱逛那也是开会,方明华的“大神约”计划也在进行中。

最后经过统计,有11名作家和《延河》杂志签署了合作协议,除了余桦他们,铁拧和迟子建竟然也签约了协议,这让方明华很高兴。

忘记了,迟子建曾经就读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作家班,算是和张艳倩是校友嘛。

嗯,也算是和自己是校友,虽然函授大专含金量比较低。

但大部分人还是没签,包括方明华的朋友王安依、李保存,这些绝大部分都是文坛上成名人物,和各大杂志社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熟人、朋友什么的,不可能自己的作品全部都给《延河》。

为此,王安依和李保存还专门找到方明华说明情况表示歉意,说有合适作品一定也会来投稿。

方明华很是理解,人家这次接受邀请,主要因为是私交,并不是冲着你是《延河》主编来的,像陈中时、贾平娃也是如此。

中青年作家创作座谈会终于圆满结束,众作家也踏上回家的旅途,方明华总算松了口气。

这一个月多时间忙忙碌碌,又陪着众人去逛了一遍兵马俑,爬大雁塔,现在谁提到这几个景点他就想吐。

今天,他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最新一期的《延河》杂志。

新一期的杂志和老版相比,时尚了许多,原来封面是普通的亚光纸换成胶版纸,光泽度和光滑度都提高许多,《延河》两个字显得更加清楚。

扉页结束,就是广告页,用了比较好的铜版纸,这样虽然增加了杂志成本,但人家出了广告费,就要有好的效果。

目录页过后第一页名为“主编推荐”栏目,隆重推出了格非的那篇《追忆乌攸先生》,为此方明华专门给他写了“主编推荐语”:

作品借鉴侦探故事的艺术形式,叙述了知识分子乌攸先生被下放山村之后,虽满怀启蒙志愿,却最终死于非命的悲剧。在1980年代“新启蒙“语境下,格非接续鲁迅等“五四“先驱者开创的优秀传统,对启蒙文化面对“前现代“文化的弱势处境进行了反思。

每期杂志能隆重推出一到两篇重磅小说就足矣。

方明华还是比较满意。

想了想,他又给白苗打了个电话,让他过来一趟。

“白苗,读者们对咱们这改版杂志有什么反应?”方明华问道。

“读者来信里基本上表扬,说咱们的杂志高级时尚了许多,再不像以前土里土气的模样。”

“内容呢?”

“读者们非常喜欢那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ishu55.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