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圣与魔的融合

《逢魔时刻![红楼+清穿]》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古寒山算是一个什么样的宗派?至今也没有定论。

你说他是一个教派,可他一般不对外招收弟子,新弟子大多是自己山门内弟子的后代。可你要说他是一个宗族,那也不对,因为宗族一般是一大家子,顺着族谱往上一直翻,一般都有个共同的祖先,但他们连族谱都没有,这算哪门子的宗族?

因为古寒山的存在,修士界特地造了一个词语——“军宗”。

你说古寒山属于灵族?不太像。灵族的元神核心是有杂质的,但古寒山众人的元神核心是没有杂质的。你说他算圣族?那更不是。因为古寒山弟子的身上多少是有一点魔性的。可你要说他是魔族,那也一样会让人笑掉大牙,因为他们虽然有魔性却没有一点魔气,甚至还有一些圣族的气息。

因为古寒山的存在,修士界又造了一个词语——“圣魔族”。

为什么古寒山如此不同?这要从古寒山的来历说起。

古寒山的创立者是复兴战役十大将军之一的明将军臣殊。

臣殊本是魔帝手下的第一大将,战斗力可谓是魔帝之下第一人,在魔帝政权中的地位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臣殊虽为魔族,但也懂得大仁大义大是大非。他对魔帝残暴的统治非常反感,多次劝说无果后最终选择了与当时最大的剿魔势力的头领西历合作,将魔帝军队的不少情况都告知了西历。

在臣殊的帮助下,西历和当时其他八个非常大的剿魔势力的联合军队一路打到了魔帝的宫殿前,迫使魔帝亲自出战。

在魔帝上了战场之后,联合西历等九个将军的实力,也没有办法跨越境界作战,魔帝的战力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而在这时,站在魔帝身边的臣殊趁其不备一**入魔帝的心脏,众人这才擒住了魔帝。

至此,八千年前的剿魔之战才算是彻底落下了帷幕。

魔帝战败的这场战役被称为复兴战役。臣殊、西历和其余八位将军被后人合称为复兴战役十大将军。

臣殊在这场战役之后就闭关去了,出关以后,身为魔族的他体内竟有一半都是圣族的气息。当时的人都为之惊讶,因为圣与魔本该是不相容的,但在臣殊身上,这两股气息却能相容相生。

据说这是因为臣殊行大义之事,所以上天赐予他圣族的血脉,但是臣殊体内的魔族气息太强,所以这两股气息只能平分秋色,最后兼容共生。

上天赐予圣族血脉这样的说法是不是真的,后人已经不知道了。但人们知道,从臣殊有了这样的体质之后,臣殊从魔帝那里带出来的军队也渐渐开始向他这种体质转换。最后竟全部都成了这种一半圣族气息一半魔族气息的体质。

后人将这种体质称为圣魔。臣殊也成了公认的圣魔第一人。

魔族与其他族类的区别在什么地方?魔族元力在经脉中始终是逆行的。逆行带来的好处是修为的快速增长。同等天赋的情况下,元力逆行者可以修到更高层次。但逆行会导致身体的很多地方都不正常,邪念恶念会比一般人强得多。茹毛饮血、**如麻都似家常便饭一般。

但圣魔就不会。

圣魔保持了魔族逆行经脉的元力运转方式,但比魔族多了几条经脉。这几条经脉看似简单,但能大幅地降低逆行元力对身体和元神的负面影响;同时还能保持和魔族不相上下的修炼速度。

后来臣殊未及大限就自己进了陵墓,自己把自己封了起来,说是以后有一天修士界会遇到大难,到那时候他还会回来。

跟随臣殊征战的将士们,就自发围在臣殊的陵墓周围,为臣殊看守陵墓,从未离开。

渐渐地,这些将士们娶妻生子,子承父业,继续看守,也就慢慢建立起一个不属于教派也不属于宗族的组织——古寒山。

古寒山弟子几乎全是圣魔,修炼时的速度比一般的修士要快得多,高阶修士的数量也比一般的教派要多出不少。

从古至今,古寒山的圣王数量就是个迷,只知道古寒山的七小将一定都是圣王,其他还有没有圣王就不清楚了。

如果说人们不知道圣族有多少圣王是因为圣族不与外界接触,那么古寒山这个常常与外界接触的教派竟然也无法判断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ishu55.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