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第 16 章

《水仙欲上鲤鱼去》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马车紧赶慢赶一天,游三清终于和其他考生一起到了九江,几近日落。

还来不及放下行装,各地赶来的考生便在九江府衙的安排下,依次验明身份,获取查案令牌。

此次全国探事遴选,由各地知府亲自主持,每地无论报名人数,最多向应天选送四人。因而全国十三省,总共选送四十人。

游三清趁着点名的机会,悄悄地观察了一番全堂内站在她周围的考生:能来参考的女子,就算包括游三清本人,也不过十中有一;光这次在九江,竞争入应天这三、四人名额的,就不下五十人。

等候时众人交头接耳自报门户,游三清多少也听了一耳朵:来报考的五十人中,职业背景也各有不同。有跟游三清一样,三教九流中人,想要谋一份正经营生的;有屡试不第的读书人,想要另辟蹊径结识公门中人的;还有初出茅庐的讼师,想来学习一下探事手法思维,丰富职业经历的。

游三清不禁思考起,若考官问起她报考的初衷,该如何作答。

行当里过去的经验告诉她,她作为说书曲艺行的女人,这辈子的使命本该是温故知新,讲述、创作好听有趣的书段,把她的名号越打越响,看客赏的茶钱越积越多;最好在看客中相看一位家境殷实的,等对方纳入家宅,生个一男半女,忘却前尘,只有在主人兴致来的时候,为他单独表演一段,私下过过瘾。

如果讲述别人的故事,结局大多如此;那游三清宁可把这同样的能力技巧,用在更紧要的地方。

“各位考生注意!现在报名清点已经完成,各人出入九江府的身份令牌已经发放完毕。从今日起后的一个月,你们答题期间如果需要在九江府查验线索,可以使用令牌获得许可。切记,探事选拔是为了辅助民生,而不是干扰民生,所以答题期间你们每个人的行为操守,也在考核范围之内;如若因为民众投诉举报而失去考试资格者,不仅会被计入探事科卷宗永不叙用,还会通报原籍县衙,返回当地接受处罚。”考官宣读完规则要点,抬头扫视全员:“接下来,所有人叫到名字的上前来领第一轮的题目。”

游三清看考官手中厚厚的一沓子纸,这才发现每个人的题目都是不一样的。也好,若是五十人都查同一个案子,除非大家集体去同一个地方调查,或是彼此立誓坦诚地信息共享,否则五十人问五十遍差不多的问题,不把当地老百姓逼疯了才怪。

退一步说,这场比试本就是互相竞争,怎么可能保证考生间共享的信息完全是准确及时的呢?不去给对方挖坑误导,就已经是万幸了。

游三清走了一会儿神,一直等到名单最后,才等到自己。接过考题,游三清没有急着当堂打开。直到九江府衙役带着各位考生到公家安排的住处,游三清把包袱安顿好了,才打开细看。

原来几日前,九江本地富商汪氏独子,突然曝尸街头,死状惨烈。官府查验尸体的结果,发现致命刀伤一处在腰腹,另有数十处细碎刀伤,分布在身体各处。

游三清摸了摸探事考生用的令牌。如今她真的获得了查验权,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她一时倒不知道从何查起,恨不得自己是个千手观音,有好多双手,好多个头,可以同时行动。

要是杨右真和张应然在就好了!和他们一起查,分工合作,比自己一个人查要快得多。好在九江距离玉山并不太远,杨右真和张应然骑马赶路的速度,不会比游三清乘车来慢太多,左不过就是几个时辰或是一夜休整的工夫,他们也该到了。

游三清取来纸笔,决意先罗列一下此案可供玩味之处,等杨、张二人来了,再决定查访的主导人和次序。

首先,尸体验查的记录非常简略,除了死者受了刀伤和尸体发现的地点,没有任何其他的描述;

第二,死者为商家出身,白乐天诗云“商人重利轻别离”,死者的人际关系也是很重要的证据点。如果能排除死者自尽的可能性,那么他杀的前提下,是蓄意还是意外,是熟人还是生人作案,都需要查验。尤其是死者身后的遗产划分,看继承人的态度,说不定也能反推出死者身前的综合处境……

游三清一口气洋洋洒洒写了好几个角度的疑点,这才满意地放下笔。这案情虽不明朗,却给了游三清十成十的想象空间。她这十几年看的书段话本成百上千,沉淀成为她身为曲艺人心中最本能的冲动,要把这些蛛丝马迹拼凑起来。

正在思索,游三清听到房外敲门声,开门一看,是住所提供的饭食,九江的豆粑烙饼,煎得金黄蓬松,旁边配着花生酱,十分诱人。一路马车颠簸着,游三清以为半路会停下来吃饭,就没带干粮;结果活生生饿到现在,这才是第一顿饭。

“姑娘玩笑了,这都是九江府衙统一提供的。”游三清要付钱,却被送饭人谢绝。早知如此,之前把钱匀给杨右真拿来雇车多好,游三清心中不免懊恼。

“小哥且慢,我有一事想向你打听。”游三清看送饭人要离开,出声叫住了他:“九江现在最大的钱庄,是哪一家?”

送饭人歪头想了想:“从前是金轮钱庄;可金轮犯了事,被勒令销号关张,后来就是三叶钱庄,吸收了金轮钱庄原先的大户,现在生意通达得很。”

游三清心想,商户们互通有无,连用哪个钱庄做什么买卖,都可以作为联络交易的谈资,汪家想在九江站稳脚跟,必然会使用声名显赫的钱庄,来侧面为自家的生意流通状况做背书。毕竟,大钱庄也不是谁的钱都管都收;能用得上三叶钱庄的商户,本身的信誉也有保证。吃完烙饼,游三清决定,明天无论杨、张二人是否到达,她都要去一趟三叶钱庄,试一试能否查出汪家的资产所在。

第二天,游三清梳妆好了出门,带上令牌,先是往九江府衙周围最近的三叶钱庄前进,却被一大早门庭若市的交易场面震撼:钱庄不仅办理存款取款这些寻常业务,还帮助商户之间互相借贷,赚取牵线搭桥的费用。外边的人一旦开始排队,三叶钱庄的分号就派出伙计开始登记办事缘由,要么疏散到附近人群稀少的其他分号,要么主动指配分号伙计上门商谈,宗旨就是绝不让客人浪费时间,白等苦等。

等伙计拿着记事簿子走到游三清的面前,询问待办事宜,游三清委婉提出了探事科想要查问汪氏在三叶钱庄账目的事。谁知那伙计波澜不惊地维持着标准的笑容:“姑娘,咱们三叶钱庄的客人实在太多了,小的实在记不得汪家有没有开户,请原谅小的不便多做评价。姑娘既然是为府衙查汪家的案子,何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ishu55.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