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奈何不了陆鸣,难道还奈何不了宋国皇帝?

《1982从香江开始》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蔡相!”

“不好了,蔡相晕倒了!”

看到蔡京倒下,大殿顿时乱成一团。

赵佶也吓了一跳,急忙派人传御医过来。

同时心中有些后悔,是不是逼蔡相太急了?

没有蔡相,谁来帮忙朕打理政务?

没人帮朕打理政务,朕哪有时间和钱来收集奇珍异宝、金石名画?

蔡京心腹何执中、邓洵武、梁子美等人也急忙围着蔡京,看到蔡京一动不动,他们又愤怒地望着陆鸣。

当然,他们不敢骂陆鸣,怕被陆鸣暴打一顿。

他们只好转头骂吴执中和李纲,说他们气晕了蔡京。

吴执中反而很平静,闭目养神,如松树一般站着。

任狂风摧残,我自屹立不倒。

李纲年轻血气方刚,哪受得了这么的气,他不甘示弱,和他们吵了起来,以一敌几十。

陆鸣反而没有兴趣吵架,站在一旁。

好在御医妙手回春,针灸还未扎下去,蔡京就吓得醒来了。

蔡京握住额头,装做一副虚弱的样子,对赵佶说道:“臣...身体欠安,请...官家恩准...臣回去休养。”

他要将辽国使团这烂摊子扔给赵佶,让赵佶头疼一下。

赵佶看到蔡京这样,于心不忍,连忙让人送蔡京回去。

短暂骚乱后,大殿又恢复了平静。

大家各自回位站好,等着辽国使团过来。

陆鸣反而想乘胜追击,趁蔡京不在,蔡党群龙无首,将殿前司太尉一职拿下。

于是,他向赵挺之轻轻点头。

赵挺之明白怎么做了,立即出列。

“臣有事启奏,臣觉得黄内侍一人身兼皇城使和殿前司太尉两职有些不妥,应该另选一人来担任殿前司太尉。”

蔡京心腹何执中等人一听,立即呆住了。

这不是他们本来想提议之事吗,还想让高俅官复原职呢,只因为陆鸣要上朝,蔡相才决定推迟。

怎么赵挺之反而提出这个问题?

莫非赵挺之要推荐人当殿前司太尉?

他们立即警惕起来,想听听赵佶怎么说。

赵佶当然知道黄内侍黄内侍身兼两职不合适,又是监督又是管理,权力实在太大。

他之所以这么安排,只不过是权宜之计。

当时他对高俅实在太失望了,又临时找不到信任之人当殿前司太尉,只好先让黄内侍担任。

如今听赵挺之一说,他立即问道:“爱卿,你有什么人选吗?”

赵挺之回答:“殿前司太尉掌管兵权,责任重大,需要忠心耿耿之士,臣推荐翰林学士郑居中。”

郑居中早知道陆鸣的安排了,此刻没有太大激动,反而担心赵佶不同意。

何执中等人一听,对赵挺之的最后一点幻想都破灭。

他们知道赵挺之真的背叛新党了。

竟然投靠了武夫陆鸣?

卑鄙无耻!

何执中等人鄙视地看了一眼赵挺之,纷纷出列反对。

“官家,郑学士可是外戚,怎可当太尉?”

“官家,难道你忘记汉朝外戚乱政之事?”

赵佶看到又吵起来,觉得很头疼。

其实,他还真的想让自己的大舅子当太尉,毕竟自己的人用得放心。

至于会不会乱政?

应该不会。

在宋朝,政务掌握在三省六部,现如今有蔡京统领三省,殿前司太尉根本无法插手政务。

哪怕是在禁军,殿前司也只是三衙之一。

再说三衙只负责禁军训练,没有调兵权,乱不了。

当然,赵佶也有所顾忌。

本朝吸收历朝历代的教训,对外戚乱政很是敏感。

真的要让郑居中为殿前司太尉?

他本想问陆鸣的意见,突然想到郑居中是陆鸣的三姨父,不能让陆鸣左右为难。

他有想问蔡京的意见,奈何蔡京又不在,只好问童贯。

“童爱卿,你怎么看?”

童贯想到郑居中是陆鸣的三姨父,猜到整件事是陆鸣在幕后运作。

陆鸣一定不想高俅官复原职,于是让郑居中来代替。

再想到郑居中是官家的大舅子,官家也很信任郑居中,估计也想让郑居中来当太尉。

综合考虑了一下后,童贯知道怎么做。

既然讨好陆鸣,又能顺着官家的心意,何乐而不为?

于是童贯顺应赵佶的意思说道:“官家,殿前司和与三省不同,不妨用自己亲人。”

赵佶一听,下定了决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ishu55.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