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惊天的秘密(三)

《古塔下面的地宫》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吃过午饭,二哥钻进奥迪车,回市里当他的市长去了。我一个人留在了牛蹄窝。

过去来牛蹄窝,我只是看看父亲,给他过过生日或者陪他过过中秋及春节,住上一两天就会返回。此次来,我却打算多住些日子。我是个作家,每天的工作就是待在家里写小说,足不出户。来之前,我刚刚完成了一部四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用去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两年中,我就住在北京闹市区一座二十多层高的建筑物里天天敲击键盘,差不多把身体敲垮,人瘦了一圈,脸部浮肿,夜里睡觉更是无法入眠,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一副行将就木的模样。因此,稿件杀青,尽管约稿的电话不断打来,我还是坚决地停了笔。

前妻那莉要我到美国休养,我断然地拒绝。有个好朋友要我去海南的三亚,我同样拒绝,最后,我选择了回故乡。其实,在我的生命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地方,就是这个叫彭家峪的小山村。那漫山遍野的石头,那低矮的茅草屋,那弯弯的小河水,都似刀刻般地印在了我的记忆里。在过去四十多年的生命里,我虽然生在干部之家,长在繁华的大都市,却一直与这个小山村有着不解的缘分。小时候,每当寒暑假,父亲总是把我们兄弟三个强行送到老家,让我们尝一尝农村生活的苦滋味,不要忘了本。只是,每次回老家,我们却并不认为是来吃苦的,而是如同放逐到乐园里,高高兴兴,兴味盎然。可以这么说,童年的小山村,像个色彩斑斓的童话,让我如痴如醉。

尽管我此次来故乡,是抱着休息与调整的心态,但是体验体验乡村生活,将来能写部关于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也是我的另一目的。此外,我还想为老爷子写点什么。我已经发表过好几百万字的文学作品了,竟然没有一个字是写父亲的。

父亲打仗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才能,打鬼子,驱老蒋,屡立战功。建国后他戎装未退,又随志愿军赴朝参战,在长津湖之战中再立新功。回国后,他转业到了地方,仍然把工作干得有声有色。他一米八的大个子,虎背熊腰,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声若雷鸣。父亲对我们哥仨管教得相当严厉,总是以硬汉的标准来要求我们,每有闲暇,便将我们唤到身边进行操练,或者让我们在操场上跑圈,或者训练我们摸爬滚打。他瞪着眼,手里抄着树枝子,像个严厉的督察。稍有懈怠,他就用树枝子对付我们。不过,那树枝子抽在大哥二哥的身上少,抽在我身上的却多。因为大哥二哥生得如同父亲,虎头虎脑,结结实实,父亲命令他们做的事情,他们都能很好地完成。我却不行。我从小就瘦弱,在操场上跑不到三圈就气喘吁吁,父亲就拿树枝子抽我。有一次他恨铁不成钢,竟然像当年勒狗那样,用绳子将我吊在单杠上进行惩罚。那时候,父亲是我最仇恨的人,在我的眼里,他是希特勒,是墨索里尼,是东条英机!大哥参了军,二哥下乡插队,家里就只剩下了我,父亲对我管教得越发严厉。我却十分叛逆,高中毕业,父亲让我去当兵,我坚决不干;父亲又让我下乡插队,我还是不听不从。后来还是在母亲的争取下,将我留在了城市。如此一来,他越发不看好我,天天对我横眉立目。不久,大哥成了军官,二哥考上大学当了干部,我却辞去公职下了海,在大街上摆起了地摊,他对我更是失望至极。直到我搞起了文学,将小说写出了名堂,父亲才对我有了些好脸色。然而,我对父亲却一直抱有很大的成见,我觉得他冷酷无情,暴戾凶残,纯粹就是个**不眨眼的土匪。如果说我还有什么地方佩服他,就是他不恋城里闲适的生活,回归田园的壮举。

我在牛蹄窝住了下来。

在北京时我喜欢夜里写作,从夜里十点写到凌晨两点。两点之后吃点东西然后睡觉,直睡到第二天十点多钟才起床。现在住到了乡下,夜里不再写作,我当然不能再赖在被窝里,通常是早晨七点半起床,然后去吃早饭。就是这个时候起床,也比父亲晚了许多。玲子说,父亲早晨五点就起床,起床之后就进山,七点多钟回来吃早饭。吃过早餐,马不停蹄地又进了山。等我起来时,他的人影早已不见。我就吃过玲子重新热好的早餐,独自出门。

秋天已深,桃子早就下树,父亲没有太多的事情要干,只是给果树追点肥,修整修整被雨水冲坏的地堰。我来山里时,父亲在修补地堰,手里抄着把大铁镐,咔嚓咔嚓地挥动着。我想给他打打下手,父亲不屑地看着我说,拿笔杆子的手,这活干得了?我说,我这不是来学习锻炼吗?父亲就把大镐递给我,让我开石头。我镐头挥得高,刨下去却没有丝毫成效,尽管火星子乱溅,半天都无法把石头开出来。刨了几下便大汗淋漓,只顾吁吁地喘。父亲哧声鼻子说,看老子的!说着抄起大镐在手里,稍稍地一用力,一块石头就给轻轻松松地开了出来。

父亲除了整理果园外,还参加众多的社会活动。他曾经是个在战场上威风八面的军人,退下来之后回归田园造福故里,便成了名人与典型,来找他的人不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ishu55.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