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盛名之下无虚事,九千岁可不单单只是一个称号

《去送一封信》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魏忠贤这几天忙碌的可谓是脚不离地,为了调查京城内那些粮商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他也是发了狠,将锦衣卫和东厂番子全部打发了出去,把京城闹得可谓是鸡飞狗跳。好在手下这次比较争气,只花费了短短两天的功夫,就把事情摸了一个大概,至于比较细节的东西没有必要太过认真。有了这个结果,他总算可以向崇祯皇帝有了一个交代。

当魏忠贤仔细的阅读送上来的消息,心中震惊的目瞪口呆,没有想到这一次粮食涨价的背后,竟然隐藏着这么多的内情。幸亏崇祯皇帝提前洞悉了其中的内情,要不然他还真有可能被蒙在鼓中,没有想到短短的几年时间,锦衣卫和东厂竟然成为了一个大筛子,随随便便就能让人进去插一脚,这着实引发了他的滔**火。

霍维华的事情还没有过去几天,这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甚至可以说是他的一块伤疤。没有想到现在又有人往这条伤疤上撒盐,这不是要把她这个位公公当空气来对待,这怎么能够让他忍受?

他的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好好的教训教训这些不知死活的玩意儿,他可不是拔了牙的老虎,连只猫都斗不过。皇帝一怒,流血漂橹。为公公一怒,百官倒霉。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之前的祈祷起了作用,崇祯皇帝竟然让他跟黑卫军一同办理这次的案件,这正好正中下怀。明知道是被人当枪来用,魏忠贤照样甘之如饴,崇祯皇帝愿意用他,就证明他还有利用价值,就不会被随意的舍弃放弃。

可要是连一丁点的利用价值都没有,他恐怕离死亡也只差一步之遥,背黑锅的事情对他来说就是家常便饭,要不然他在朝野内外的名声也不会如此之差。如果他要是跟文武百官的关系非常好的话,恐怕在皇宫内也活不过几天,皇帝最喜欢用孤臣,太监也符合孤臣这个定义,这也是为什么历代皇帝喜欢用太监的原因。

既然打定主意跟着皇帝一条道走到黑,魏忠贤也没有搞其他的一些小动作,就连跟客氏的见面次数也少了很多,就是不想引得崇祯皇帝的不快。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段时间的销声匿迹,让他的威名一降再降,许多人已经不再将他放在眼中,眼下这次正好是一个大大的机会,让世人再次见识一下盛名之下无虚事,九千岁可不单单只是一个称号而已,那是用许多人的血泪铸就而来的。

时间回到昨天晚上,魏忠贤亲自派人包围了兵部右侍郎霍维华的府邸,带领的锦衣卫和东厂番子将霍府上下搜查了一遍,还真搜出来不少的罪证,足够判决整个霍府上下满门抄斩。

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本来打算亲自审理此案,却被魏忠贤拒绝。自从天启皇帝死后,魏忠贤心中一直憋着一口气,眼下正好有出这口气的机会,他怎么可能让这个机会从眼前溜走,因此打算亲自审讯霍维华。

霍维华自从崇祯皇帝登基之后,就有些心神不宁,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往日里软弱迂腐的信王,在登基为帝之后,竟然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杀起大臣来就如同杀鸡仔一般,没有一丝一毫的怜悯,动作果断狠决,让她整个人如同呆傻一般难以接受现实。魏忠贤上门抓人更是击破了他最后一丝幻想,他感觉自己成为了天底下最大的笑话,不但要白白的丢掉小命,还要将家族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魏忠贤嘎嘎怪笑,脸上的表情狰狞可怖,手上拿着一个狼牙棒,在他的手中来回的转圈,看得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心生畏惧,他从没有见过魏公公如此疯狂的一面,着实的有些吓到了他。

相比之下,霍维华的表现更为不堪,他本来就是一个小人,还是一个墙头草,之前之所以投靠魏忠贤,还不是因为利益。后来暗中投靠东林大佬,同样也是因为利益,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从不在乎主子是谁,他在乎的只有一点,那就是能不能给他带来切切实实的利益?

谋害天启皇帝这么大的事情,刚开始他也不敢去做,只是看到天启皇帝一天比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ishu55.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