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十四幕

《春日后遗症》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作为一个成熟的、手下来来去去带了二位数艺人的经纪人,看评论之前,齐楚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

没什么大不了,她有她奥妙。

先控评,再删评,最后律师函警告,如果走完了这三件套还不行,那就只有让艺人自己出面道歉了。

这样想着,齐楚打开了词条广场。

@小苏打好好吃:【今天看了《文脉千古》,感觉要和扬婉道个歉……】

齐楚:?和扬婉道个歉?

@锦鲤转运欧气爆棚:【《文脉》里那些弹幕也太过分了,真的感觉到有的时候舆论很可怕。只凭扬婉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就判定她的行为,结果是人家参加节目前认真做了功课,好好准备了,我觉得我们真的欠扬婉一个道歉】

齐楚:??欠扬婉一个道歉?

@今天要考研上岸:【我今早也在《文脉》里嘴扬婉了,给扬婉道个歉,对不起。微博已添加关注了,这么认真的女孩值得有更好的前程。@星耀娱乐扬婉V】

齐楚:……

这样看来,仿佛是她会错了意,不是网友要扬婉道歉,而是网友向扬婉道歉。

不过网友的眼光一贯苛刻,无缘无故怎么可能说要跟谁道歉,不挑刺都是很好的了。

这样想着,齐楚反而愈发好奇起来,网友说的欠扬婉一个道歉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样想着,她又往下刷了刷,看到了有网友发的《文脉千古》直播录屏。看着看着,齐楚就陷入了沉默。

扬婉什么时候会的采茶?

又是什么时候会的点茶?

自己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这个扬婉,也太……扮猪吃老虎了吧。

背着自己这个经纪人,在背后偷偷努力,然后惊艳了这么多人。

齐楚准备等扬婉下了节目再问问她,看看她还有哪些惊喜,是她不知道的。

……

这边互联网上热议如沸,而松林市那边,《文脉千古》直播还在进行中。

节目到了尾声,众人最后的任务是在松林市的云岭路上举办一场茶文化的演出——云岭路也是松林市最热闹、最有人气的地方,文化底蕴也很深厚,留存了大量的茶馆和茶文化周边小店,颇有民俗风情。

演出形式不拘泥,歌舞、讲座、小品、戏剧皆可。筹备时间是一个小时。

杜延年略略沉吟,道:“我之前来松林的时候,听过这边人唱的采茶歌,歌声优美,琅琅上口,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扬婉听后善用搜索,百度出了松林市的采茶歌。

她放出了采茶歌,汤芸一听,主动道:“这歌我可以来唱。”

汤芸是什么人哪,国字号的京剧演员,十余年无人出其右的大青衣,多次受邀到人民大会堂演出的水准。

汤芸说了唱《采茶歌》,那么只要找《采茶歌》的配乐,现场用音响放即可——但是这会问题却来了。

因为松林市的《采茶歌》是当地民歌,网上资源本就不多,刚刚的歌曲资源都是七拐八绕找了好几道才找到的。这会再想去找伴奏的古琴曲子,却是怎么找都找不到了。

没有配乐,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汤芸笑了笑,道:“我清唱也可以,就是效果没带配乐得好。”

徐琰道:“那也没办法了,汤老师,您赶紧练歌,我们几个去给你搭台找观众。”

这时沈舟回眸光淡淡,向扬婉投过来:“扬婉。”这是他第一次直呼她的名字:“之前,我看过你弹古琴的视频。”

事实上,他不只是在视频里看过。

还在男人绵延了数夜的梦里。

但那些是尚未揭晓的谜题,沈舟回此刻没有多言,只是静静看向身边的人。在那样致密的视线里,扬婉有些无处躲避,她垂下眸去:“以前学过,所以略懂一些。”

“哦!”提到这事,杜老爷子来劲了:“你那可不能说是略懂一些啊,之前小扬你弹的《阳关三叠》,真是不错。我都下载下来了,单曲循环了好多天,经常一边听一边写南朝研究论文,感觉你这琴弹得颇有南朝风味啊。”

扬婉:“……”

南朝人弹的琴,那能没有南朝风味吗?

彭春秋:“我也是上节目前听到的,感觉确实不错。”

汤芸:“我们京剧演奏团的团长听了,说这水准都可以进团了。”

徐琰:“是挺好,我听了之后文思泉涌,当天小说写了一万字。”

【笑永了,我看到了什么,一群大佬在吹彩虹屁!】

【也不是彩虹屁吧,毕竟她古琴弹得确实好】

彭春秋自然而然问:“那既然小扬会弹古琴,是不是可以给汤芸老师配个乐?”

还未待扬婉发话,却是刚刚还夸赞扬婉的汤芸微皱了眉,犹犹豫豫道:“……倒不是说小扬不好的意思,只是,这怕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汤芸说:“这《采茶歌》刚刚我听了一遍,琴曲难度不小,这首歌是地方曲子,小扬想必也没有听过,现在又没有曲谱供她练习……只剩一个小时的时间,她怎么准备得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ishu55.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