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01 霍将军战死

《[八贤王]流光相皎洁》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话说这霍将军全身盔甲,手持一杆红缨枪,人赛猛虎,马赛欢龙,战马蹚翻①,他就夹着个马肚……”台上的先生忍不住抄起桌子上的茶碗,喝了一口,那声音没有平日里的温润,倒有些嘶哑。底下听的人似乎不介意这事,还在听着。

这说的是霍将军大败契丹,三入敌军又成功回来的事。

听到激动处,“好”字不绝于耳。中间拿着盘穿梭的堂倌,盘上的赏钱多得让他多跑了几次。那边的抄录也忙着抄,就等着场间隙,唱打赏多的客人的名。

堂倌盘子突然多了两贯钱,正想着说几句吉祥话,虽然平日少见这么多打赏,这几日哪怕多了次数,终究还是少有这么多的打赏,可看着那打赏的人,怎么机智,一时间也说不上什么,只见一个垂髫小儿,端坐在凳子上,着一件背子,乌溜溜的大眼睛,却是严肃模样。堂倌只好看向她身边那个大人,说是大人,也是半大小孩,却极其稳重说道,“给先生喝水的钱,收着吧。就留杨七即可。”

堂倌只能连声道谢,麻利接着赏下去了。那个半大小孩才一本正经对那个小孩子说,“妹子,听完这段,咱们还得回去。时辰也差不多到了。怕回去娘教训。”

“嗯,听完这段。”那小孩没看自己的哥哥,依旧目不转睛看着上面先生在说着战事。

就连听了近十天的这段的小二哥,肩上耷拉着一条白斤,一只手倒是提着水壶,另一只手听到精彩处,还是忍不住拽着毛巾。

还是老板先回过神,拍了一下小二的肩,低声道,“还不快给先生续水。”

小二才忙不迭从旁边穿过站着的人群去给台上的先生续水。

热闹的人群到晚上都未曾停歇,更何况没有宵禁,茶坊酒肆还是人声鼎沸。刚结束的那场,众人还没回过味来,泪流满面的大有人在,这店家倒也熟悉了流程。

掌柜的只好抱拳上去,“各位抱歉了,今儿个先生从早到现在都没歇过,想听的,还请各位明早赶早。这霍公的事迹,还是会说下去的。”

这番话说完,才让下边的人回过神,有的感叹这店家仁义,这连着这么多天的场,有钱的,可以额外给先生捧个场,没钱的,站着听也行,但大多还是愿意买碗茶坐着听。

听什么,自然是霍将军连克析津府、大同府,就要把辽人打出当年地界,到时候据险而守,又有霍将军镇守北关,不愁不能震慑辽国,阻止其南下。

这听起来就令人振奋的消息,再加上距太祖太宗也不远,太宗中箭而还的事还记得,最近这几年,无险可守的北面,总受辽人骚扰,河间府、真定府两地流民颇多。可恨辽人南下打谷,自杨业杨将军死后,杨家男儿在京,这几年北边,没什么好消息。西边还好有折家②在,依旧能镇着西边。

这难得的好消息,本应是家家欢乐,可天有不测风云,这好好的霍将军,被可恨的奸臣又误了事,和当年杨将军一样,说是孤军深入,至杨将军兵败自杀。坊间总是有传闻,是王侁以言激之,潘美指挥失误③,班师回朝后官家该赏的赏了,该罚的罚了。但也无力回天。

而这次,却是铁板上钉的——原监军通敌卖国,竟让我大好儿郎生生折在北地,霍将军力战而死,万箭穿心,靠着长戟站着,依旧铁骨铮铮,却死不瞑目,眼睛瞪着如同铜铃,望向北面。似恨似怒。

恨,怎能不很?太祖太宗想收复的地,近在咫尺的地,就这么没了。

多年来被辽国侵扰的河间府地的人民更有理由恨,年年粮草刚收,就有辽人南下,为保家园,没被送上前线的男儿也难逃铁蹄,更还有姑娘媳妇,若跑得慢些,被掳掠杀戮不知凡几。

五万大好儿郎,没能拼一场,却被小人出卖,血染疆场。虽早有马革裹尸之志,但谁人不愿凯旋。深闺之人期望着的良人终成枯骨。谁人不恨。

这样死得不明不白,谁能不恨。

霍将军战死,官家派八王爷赶去处理后事,霍将军只留下夫人和女儿。

这霍将军之事,前半令人热血沸腾,后半,只能令人同情。

听闻那监军还逃到了辽国,更是令人咬牙切齿。

彼时虽“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④,可这血性,还未曾被耀目的金翠,飘香的罗琦给磨平了。

朱红色的大门前,大狮子依旧是安静而沉默。上面匾额“天波府”三个字,便已让人知道这俩人身份。

少年拍了拍侧门,门开后,“五……五哥。”少年看到开门的居然是五哥,就已经知道不大好了。

那少年叹了一口气,“七弟,快带八妹进来吧,娘……在孝严祠等你们。”

“是我连累的哥哥。”

被小少年努力挡着的小女孩伸头辩解。

五哥却是摸了摸妹子的头,“我们都是心甘情愿的,你想出去,还是得告诉哥哥。”然后又嘱咐那少年,“七弟,你先带着八妹过去。我去通知各位哥哥。”

“也不必如此,我把责任都担下,最多不过是平日课多操练一个时辰,或者抄抄兵书。我还是能做到的。”那少年也不担心。

“不,这本来就是我……”八妹本想继续说,她五哥却蹲下,拍了拍她肩膀,“八妹,你七哥皮糙肉厚的,万一娘罚得狠了,还是罚你七哥比价好,你就不必再争了。”

说完,冲着他七弟点了点头。便先去找其余兄长。

一个手持龙头杖,身着深青色背子,头上一根素钗,头发些许花白的老妇,背对着门口,似是刚上完香,正在静思。刚回来的两个小孩并不敢打扰,只能干站在门前。

“回来了?”声音不辨喜怒。可自身多年的威严,三个字足以体现。

杨七郎直接下跪,“让娘及兄长担心了,延彬知错。”

“错哪了?”声音由远及近,延彬抬头,由于里边光线比较暗,阴影打在折太君脸上,其实连轮廓都不是十分清晰。

“私自带弟妹出门,让母亲忧心,是为不孝;未完成课业,是为不勤。”延彬深知自己错误,很爽快就承担了。

“娘,是我非让七哥带我出门。所以七哥才没能完成今日课业,是女儿的错。”杨八妹并不会任由兄长全都把责任担下,“请您罚我就好。七哥是受我连累的。”

“你自己的课业完成了?”折太君又问。

“女儿今晚一定补完再睡。”杨八妹倒是实诚。

“出门所为何事,为何不等完成课业后再出门?”折太君又问。

“是女儿听到霍将军的事,但又不大清楚,只听他们说,外边有说书先生说这一段。若是待完成课业,说书先生也就回了家。便也来不及了,女儿对课业绝无怠慢之心。”杨八妹一板一眼回答。

折太君一时间没说话,“你们若是和我或者和你们二哥说一声,堂堂正正出去不行么?”

“娘……”两人眼里有惊异,平日威严甚重的娘亲居然能够说出这话。

也莫怪他们想不到,毕竟自从父亲和大哥战死,他们都是在折太君的教导下。

每日繁重的课业,也知道现在虽然依旧有官家的眷顾,哪怕娘亲手上的龙头杖都有来历,只是现在官家并不喜欢打仗。更重要的是,现在的他们,并没有能力去边疆。

就在这日复一日的操练中,折太君的威严更胜。也可能从始至终,在印象里,那个英武不凡的父亲,扮演的更多是慈父的角色,当时还小,总记得父亲坚实的肩膀,母亲总是严厉教导他们应该和不应该做的事。

一到八妹请求他带她出去听一场评书,也是打算瞒着母亲,悄悄前去。却从未想过母亲会同意他们像哥哥们一样能够随意出门。

折太君看着他们的样子,便知道他们心思,这也是刚才她在他夫君牌位前忏悔的,是否对这两个小的来说,她过于严厉了?

可这杨家多年的传承,这多年以来用鲜血捍卫的东西,到战场时瞬息的东西,只有对他们更狠心,才能让他们更容易活下去。可内心一丝柔软也知道,这弦崩太紧,也不是个事。

当她清楚他们为何出去之后,也因为霍穆的遭遇,让她在夫君死后的内心,终于有了些许裂缝,这样的日子,对于两个小的来说,应该不多了。

“既然知道错了,便按照老规矩。该加的课业加,该罚的罚,一个月为期。俩人同等待遇,你们可服?”折太君看着他们亮晶晶的眼眸,说出了本决定的事情。他们所做的,她早已清楚。便在他们出去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回报过了,只派了人远远跟着。

“是。”俩人毫不犹豫答应。这简直是轻轻揭过。

刚答应完,杨八妹迫不及待跳起来,靠近折太君,抬着头满是期待问,“娘,您刚刚说的,如果请您让我出去,是不是您也会答应。”

这个动作倒是唬了杨七郎一跳,最近八妹稳重多了,也就是今日她好不容易耍了性子,让自己带她出门。没想到这时候突然恢复了她原来的样子。她多久没这样过了。

一夜间失去父亲和大哥两位至亲,总能让人迅速成长起来。

折太君低头看了一眼女儿,伸手揽住她,又看着七郎还跪着,便先说,“你先起吧。”复又拍了拍女儿的手,抬头对着那边角落说道,“罚都罚完了,你们几个还不出来?”

话音刚落,这边刚站起来的杨七郎看着拐角处走出来的几个哥哥,他还以为几个哥哥还没来。

几人见礼之后,还是杨五郎先不好意思笑着回答,“还是娘您明察秋毫。”几个人并不是太担忧,毕竟在他们心里,当年的父亲还是一个严父的角色,在他们心里,折太君却是慈母,也就是两个最小的弟妹出生之后,可能是年龄差距过大,父亲才开始对两个小的宠爱有加。母亲才转为严母的角色。因此三四五六郎反而更为亲近母亲。

四郎六郎倒是站在七郎身边,打量他是不是无事。

“你们几个功夫,我还是能听得出来的。”折太君微微笑了一下,才低头对女儿说,“你平日也不是喜欢听评书的人,为何要去听这段。”

“可能因为……因为他也是受奸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ishu55.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